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鄧泰超
Tai-Chiao Deng
論文名稱: 鄧雨賢生平考究和史料更正
Deng Yu Shian’s Lifetime Research and History Document Correction
指導教授: 林孟彥
Tom M. Y. Lin
口試委員: 劉代洋
Day-Yang Liu
蔡瑤昇
Y. S. Tsa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8
中文關鍵詞: 鄧雨賢行銷溝通
外文關鍵詞: Deng Yu Shian, promoting communic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40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近年來因本土化運動崛起,各地縣市政府文化局相繼探討,並推廣屬於台灣文化的相關活動,其中研究並推廣有關本土音樂文化方面以「鄧雨賢」之相關研究和出版品佔極重要的比重。如桃園縣文化局於2005年拍攝鄧雨賢紀錄片「四月望雨」,並於客家文化館內設置「鄧雨賢館」;另建置「鄧雨賢數位博物館」收藏相關史料。又新竹縣文化局於新竹縣芎林鄉設立「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並自2004年起連續三年舉辦「鄧雨賢學術研討會」。此外,民間機構也紛紛推出以鄧雨賢為主題的音樂會、舞台劇和小說等出版品。由此可見,鄧雨賢在台灣音樂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可惜的是,過去學者對鄧雨賢的探討多從音樂與史學專業角度切入,對社會大眾的吸引力相對較小。另一方面,舞台劇或改編小說等作品雖可成功引起社會大眾對鄧雨賢的興趣,但其劇情卻往往因娛樂考量,有誇大和不實的錯誤產生,造成社會大眾對鄧雨賢的錯誤認知。
    鑑於此,本研究從鄧雨賢後代家屬的立場切入,提供許多取得不易的第一手資料,進行鄧雨賢生平考究和改編作品的謬誤更正。期望可藉此降低推廣單位與社會大眾溝通過程中的障礙。
    關鍵詞:鄧雨賢、行銷溝通


    Because local culture campaign is rising in recent years, cultural affairs of villages and cities are talking about local culture one after another, and promoting related activities of Taiwanese culture. Taking music of local culture as an example, Deng Yu Shian's researches and publishing occupied the important proportions. Cultural affair of Taoyuan County took Deng Yu Shian's documentary film “hope rain in April” in 2005, and established Deng Yu Shian's Museum, and built “the digital museum of Deng Yu Shian” collecting related historical data. The cultural affairs of Hsinchu County established “music cultural park of Deng Yu Shian” at Chiung Lin, also held “Deng Yu Shian's seminar” for three years since 2004. In addition, the civil organization also announced to take Deng Yu Shian as the publishing such as concert, stage play, novel etc. In a word, Deng Yu Shia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Taiwanese cultural history.
    Unfortunately, the scholars had put much more effort on Deng Yu Shian's music and the historiography in the past, which attract less people's attention. On the other hand, stage play or reorganize novel work can succeed in causing people's interest to Deng Yu Shian. But it is because of amusement consideration, plot usually exaggerated with dishonest and false creation which caused people's false cognition to Deng Yu Shian.
    Because of above reasons, the study stood on Deng Yu Shian's family members, providing first-hand information to corret those false. I hope the study could reduce promoting cost and overcome the communicating barrier with people.

    目錄 目錄 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 誌謝 1 中文摘要 2 Abstract 3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重要性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第一節 鄧雨賢相關研究 8 第二節 整合性行銷溝通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0 第一節 研究流程 10 第二節 質化方法 11 一、 深度訪談 11 二、 文獻回顧 12 第三節 研究範疇 13 一、 文獻回顧資料來源及提供者 13 二、 深度訪談對象 13 三、 史料更正研究對象 14 第四章 鄧雨賢生平考究 15 第一節 鄧雨賢生平 15 一、 童年時期(1906–1920) 15 二、 青少年時期(1920–1929) 15 三、 專職創作時期(1929–1940) 17 四、 芎林任教時期(1940–1944) 18 五、 鄧雨賢日文名字的由來 19 第二節 鄧雨賢的創作態度 22 一、 要求完美 22 二、 取材自生活 22 三、 精闢詮釋詞意 23 第三節 鄧雨賢創作時的時代背景 23 一、 異族統治下大眾生活困苦 24 二、 台灣戲曲與歌謠當道之時 24 三、 閩南語與日語為主要溝通語言 25 第四節 鄧雨賢的作品特色 25 一、 作品排列組合激盪出的火花 26 二、 跨越種族藩籬的口味 27 三、 譜出與歌詞意境、音韻相符的曲 28 四、 巧妙詮釋歌詞創造跨越語言地域性的旋律 28 第五節 改編鄧雨賢創作的作品 29 一、 泛政治化因素被改編相關作品 29 二、 教會詩歌引用相關作品 30 三、 影音作品的運用 31 第六節 鄧雨賢史料典藏 31 一、 蟲膠唱片收藏家之唱片作品 31 二、 新竹縣文化局相關活動計劃 36 三、 桃園縣文化局相關活動計劃 36 第五章 史料更正 38 第一節 小說「望春風」與「四月望雨」舞臺劇之謬誤 38 一、 穿鑿附會的小說「望春風」 38 二、 荒謬的「四月望雨」舞台劇 39 第二節 「拿阿美」與「月夜愁」間之疑惑 40 一、 「拿阿美」之歌不是「平埔族」之歌謠 40 二、 「拿阿美」非發表於1870年 41 三、 「月夜愁」作詞者周添旺 42 四、 「月夜愁」之曲盤及歌單歷史資料佐證 43 第三節 關於鄧雨賢作品套用於教會詩歌之案例 45 一、 不同詞意的「四季紅」 45 二、 從「望春風」到「大家牽手又同心」 46 三、 「雨夜花」蛻變成「咱的鄉土」 47 四、 「月夜愁」變身成為「拿阿美」 48 五、 「江上月影」間奏成為「我豈可再冷淡」 49 第六章 結論及建議 5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1 一、 鄧雨賢生平考究結果 51 二、 史料更正結果 51 第二節 管理意涵 52 第三節 研究貢獻 52 第四節 未來研究建議 53 第五節 研究限制 55 參考文獻 56 附錄一 59 附錄二 8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文崇一、楊國樞(民89),「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
    2. 方世榮譯,Kotler, Philip著,(民96),「行銷學原理(Principl of Marketing)」,臺北:東華。
    3.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傳道委員會(民82),「長春詩歌」,台北:永望。
    4. 卓忠敬(民70),「聖詩史源考」,門徒出版社。
    5. 林含章(民94),「解讀台灣歌謠的密碼《拿阿美》?《月夜愁》?《情人再見》?《別離曲》? — 探討歌謠的流變(上)」樂覽第76期,頁24–29,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6. 林含章(民94),「解讀台灣歌謠的密碼《拿阿美》?《月夜愁》?《情人再見》?《別離曲》? — 探討歌謠的流變(下)」樂覽第77期,頁34–39,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7. 徐振國,(民94),「鄧雨賢歌詞語意的文本論述分析」,2005鄧雨賢音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8–77,新竹縣文化局。
    8. 校園團契(民63),「校園詩歌第二集」,校園團契出版社。
    9. 張玉如(民89),「耶穌,求你的愛充滿我」,靈糧月刊2000年5月號,台北靈糧堂。
    10. 張端美(民93),「政治人物之行銷—以澎湖縣立委林炳坤90年底第五屆立委選戰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1. 教育部(民91),「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12. 郭乃惇(民75),「台灣基督教音樂史綱」,頁72–73,橄欖基金會出版。
    13. 郭宗愷(民94),「鄧雨賢的傳播媒體環境」,2005鄧雨賢音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5–106,新竹縣文化局。
    14. 郭芝苑(民93),「《星期人物》郭芝苑 用音樂填補本土歷史」,自由時報,4月18日。
    15. 陳向明(民89),「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科學教育。
    16. 陳宏文(民60),「《拿俄米之歌》與《情人再見》,基督教論壇報,第318期。
    17. 陳品玲(民85),「護理研究導論-事後回溯研究法」,台北:華杏。
    18. 陳愛麗(民94),「鄧雨賢歌詞的文學聯想–以《雨夜花》《碎心花》與《菅芒花》為例」,2005鄧雨賢音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8–84,新竹縣文化局。
    19. 陳瑜芬、鄭凱文、賴銘娟(民95),「以內容分析法探討創造力對於企業技術創新之影響」,遠東學報,第二十三卷第四期。
    20. 陳萬淇(民84),「個案研究法」,台北:華泰。
    21. 陳麗雅(民94),「從鄧雨賢的傳記小說《望春風》談起」,2005鄧雨賢音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20,新竹縣文化局。
    22. 黃玉珊(民94),「四月望雨–鄧雨賢紀錄片田野訪談」,桃園縣文化局。
    23. 黃惠君(民95),「雨夜花飄望春風–台灣歌謠奇才鄧雨賢和他的音樂時代」,頁85–88,台北市文化局。
    24. 楊國鑫(民94),「執著創作的音樂家:芎林名人鄧雨賢」,新竹文獻第廿二期,頁69–78,新竹縣文化局。
    25. 楊國鑫(民94),「鄧雨賢大事記」,新竹文獻第廿二期,頁7–8,新竹縣文化局。
    26. 溫賢吟(民95),「鄧雨賢的音樂時代風格與意涵」,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葉重新(民90),「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28. 劉玄詠(民87),「滿面春風四季紅」,新竹縣文化局。
    29. 潘榮傑(民95),「誰的鄧雨賢紀念館?誰的文化造鄉?新竹芎林客庄社區總體營造之治理網絡分析」,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30. 鄭恒隆.郭麗娟(民95年),「回應《月夜愁》歷史疑惑」樂覽第81期,頁52–54,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31. 蕭恬媛(民92),「鄧雨賢作品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音樂教學碩士論文。
    32. 蕭恬媛(民94),「鄧雨賢先生與其作品之初探」,樂覽第74期,頁15–18,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33. 駱維道(民81),「《拿俄米》與《月夜愁》之爭的漣漪」,基督教台灣教會公報,第2104期。
    34. 謝艾潔(民94),「探討鄧雨賢音樂的圖騰象徵」,新竹文獻第廿二期,頁53–68,新竹縣文化局。
    35. 謝鵬雄(民95),「『桃花泣血記』以後的台灣歌曲與日本演歌」樂覽第86期,頁12–16,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36. 鍾肇政(民75),「望春風」,台灣:前衛。
    37. 顏怡芳(民90),「非營利組織網站首頁資訊呈現分析-以國內前三百大基金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1. Duncan, T. and S.E. Moriarty (1998), “A communication-Based Marketing Model for Managing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Marketing, 62(2), 1-13.
    2. Schultz, D.E. (1993), “How to Overcome the Barriers to Integration,” Marketing News, 27(15), 1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