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諺澤
Yen-Tse Lin
論文名稱: 產業設備機電整合系統教學平台之開發
Development of a Teaching Platform with Mechatronic Systems for Industrial Equipment
指導教授: 唐永新
Yeong-Shin Tarng  
口試委員: 鄧昭瑞
Geo-Ry Tang  
修芳仲
Fang-Jung Shiou  
鄭逸琳
Yih-Lin C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系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英文
論文頁數: 175
中文關鍵詞: pc-based機電整合教學平台機電整合乙級技術士檢定
外文關鍵詞: pc-based mechatronic teaching platform, advanced mechatronic test
相關次數: 點閱:23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論文旨在開發PC -Based 控制架構之自動化產業設備教育平台,以利學習者經由理論課程與實務操作之搭配,建立未來從事自動化產業設備設計所需的創新與研發的能力。研究過程是先依據職訓局機電整合認證試題之規格設計教學平台機構實體,繼而以PC -Based 控制架構配置電控系統,並編寫機電系統整合控制之軟體以達到機電整合之目的。研究的重要成果包含編撰完成的書面教材及製作完成的教具。教材詳細說明機械之設計、致動器選用、相關電控整合元件介紹與系統整合軟體應用。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 teaching platform of PC–Based industrial automatic equipment. With this platform, students will acquire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innovative ideas through theoretic courses and real practice. Based on the Mechatronics Certification test held by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Center, this research successfully goes through the mechanism design, PC–Based mechatronics system layout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to integrate the system with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components. Besides of the necessary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is work also produces five system manuals. The system manuals cover the design of mechanism, the selection of actuators otherl related 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software.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X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文獻探討 2 1.3 研究動機與目的 15 1.4 研究方法及流程 16 1.5 研究架構 19 第二章 機構設計與原理 20 2.1 功能規格需求 20 2.2 系統設計思維 22 2.3 標準件選用 23 2.3.1 軸承 23 2.3.2 皮帶 24 2.3.3 滾珠螺桿 25 2.3.4 滑軌與滑塊 25 2.3.5 連軸器 27 2.4 機構體設計 28 2.4.1 震動送料與品質檢驗平台 30 2.4.2 自動充填滴定分度加工平台機構模組 38 2.4.3方向判別與裝配檢定平台機構模組 44 2.4.4 顏色識別與天車堆疊平台機構模組 50 2.4.5 自動倉儲存取控制平台機構模組 54 第三章 電控元件原理與電控系統配置 62 3.1 電控系統元件 62 3.1.1 控制器 62 3.1.2致動器 69 3.1.3 感測器 79 3.2 氣壓迴路系統配置 88 3.2.1氣壓驅動元件 89 3.2.2氣壓控制元件 94 3.2.3氣壓迴路規劃 99 3.3 電控系統整合配置 105 第四章 圖控程式整合運用 108 4.1圖控程式架構 108 4.2 圖控程式模組 111 4.2.1 輸入訊號接收模組 111 4.2.2 輸出訊號接收模組 113 4.3 圖控程式整合應用 116 4.3.1 震動送料與品質檢驗平台圖控程式運用 116 4.3.2 自動充填滴定分度加工平台圖控程式運用 119 4.3.3 方向辨別與裝配平台圖控程式運用 122 4.3.4 顏色識別與天車堆疊平台圖控程式運用 126 4.3.5 自動倉儲存取控制平台圖控程式運用 131 4.4 系統整合程式控制 134 第五章 研究成果 138 5.1 機電整合教材編寫 138 5.2 機電整合實習教具製作 140 5.3 機電整合設備教學影片製作 142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153 參考文獻 156 附錄一 訊號IO接點表 161 一、震動送料與品質檢驗平台IO接點表 161 二、自動充填滴定分度加工平台IO接點表 163 三、方向辨別與裝配平台IO接點表 165 四、顏色識別與天車堆疊平台IO接點表 167 五、自動倉儲存取控制平台IO接點表 169 附錄二 機台狀態流程圖 171 一、震動送料與品質檢驗平台狀態流程圖 171 二、自動充填滴定分度加工平台狀態流程圖 172 三、方向辨別與裝配平台狀態流程圖 173 四、顏色識別與天車堆疊平台狀態流程圖 174 五、自動倉儲存取控制平台狀態流程圖 175

[1] 孫正邦,“教育概論”,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2] 康自立,“職業訓練教材製作參考手冊”,職業訓練局,1989年。
[3] 陳昭雄,“工業職業技術教育”,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4] Jerome S. Bruner,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W.W. Norton & Co, 1968.
[5] Jerome S. Bruner,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Vintage Books, 1960.
[6] 郭興家、劉新在,“自動化概論”,高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7] 郭興家、劉新在,“自動化工程”,高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8] 郭興家,“機電整合”,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9] 鄭超元,“機電整合機構設計”,文笙書局,1994年。
[10] 陳錫楨,“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機電整合科專業科目教師專門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11] 梁賢達,“高工控制科機電整合控制實習教材發展與設備製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12] 沈慶陽,“職業學校本位課程實習教材發展之研究-以機電整合實習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13] 林隆偉,“產業設備系統設計教學平台之開發”,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論文,2008年。
[14] 吳嘉彬,“自動化機械設計創意教學與教具開發之研究”,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論文,2006年。
[15]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機電整合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試應檢參考資料”,職訓局,2001年。
[16] 魏廷晃,“漫談 PC-based控制器發展與應用”,電機月刊第九卷第六期 。
[17] 劉俊賢,“21世紀機構設計技術與展望”,機械月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2000年。
[18] 蔡宗河譯, “實踐自動化機構圖解集”,全華科技圖書,1994年。
[19] 李世榮、周鐘煜、袁廷材等9人,“機械元件設計”,高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20] 劉上聰,“材料力學”,全華出版社,1999年。
[21] 鄭超元,“機械設計入門”,文笙書局,1995年。
[22]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滾珠螺桿產品目錄”,2008年。
[23] 台灣三住股份有限公司,“工廠自動化用機械標準零件”,2007年。
[24] 黃俊偉,“機械元件設計手冊”,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25] 徐歷昌,“自動機設計便覽”,全華科技圖書公司,1995年。
[26] National Instruments, “DAQ NI 651x User Manual”, http://www.ni. com/ pdf/manuals/372172b.pdf.
[27] National Instruments, “M Series User Manual”, http://www.ni.com /pdf/manuals/371022k.pdf.
[28] National Instruments, “NI-Motion User Manual”, http://www.ni.com /pdf/manuals/371242c.pdf.
[29] 陳大衛,“微型鑽針芯厚雷射量測系統之研製”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論文,2005年。
[30] 東方馬達,“綜合目錄”,2004年。
[31] 陳天青、廖信德、戴任詔編譯,“機電整合(Kilian原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32] 泰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ory系列五相步進馬達驅動器說明書”,2006年。
[33] 施慶隆、李文猶,“機電整合控制-多軸運動設計與應用”,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34] 東方馬達型錄,http://www.orientalmotor.com.tw/geninfo/pdf/ CTTECBR.PDF。
[35] 蔡明忠,“自動化感測與控制講義”,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36] 台灣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omron.com.tw/。
[37] 郭興家,“機電整合”,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38] 陳春福,“感測與轉換器”,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
[39] 趙中興編譯,“感測器(谷腰欣司原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40] 曾偉智,“機電整合實習”,台科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41] 楊善國,“感測與度量工程”,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42] http://de.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Datei:DoubleBBeam_WZ.gif&filetimestamp=20060918073850。
[43] Kilian,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 Components and System”, Thomson Learning, 2001.
[44] 張連璧,“光纖感測器”,文笙書局,1991年。
[45] 徐照夫,“光感測器及其使用法”,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46] 北安實業有限公司,“空油壓總合目錄”,2005年。
[47] 江金隆、馮榮豐、胡正陽,“應用性機構設計與組立技術(機電整合甲、乙、丙級檢定輔助教材)”,飛統出版社,2004年。
[48] 胡志中,“液氣壓原理與迴路設計”,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8 年。
[49] 呂淮熏、黃勝銘,“氣液壓學”,高立圖書有限公司,1992年。
[50] 楊健一,“低壓工業配電”,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51] 張世波、廖本全、邱昭益,“可程式控制器實習實務”,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52] 惠汝生,“LabVIEW 8.X圖控程式應用”,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53] 周靜娟、吳明瑞、顏培仁,“圖控程式與自動量測-使用LabVIEW7.X”,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54] PXI System Alliance, http://www.pxisa.org/overview.html, 2006年。
[55] 王元昌,“活用OMRON PLC的技巧”,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5/02/04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