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桂芬
Kuei-fen Wu
論文名稱: 經濟附加價值探討企業價值分割之個案研究
Economic Value of Corporate Value Segmentation Case Study
指導教授: 劉代洋
Day-yang Liu
口試委員: 扈永安
Yung-an Hu
林鑒廷
Chien-ting L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財務金融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Financ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9
中文關鍵詞: 公司分割聯屬公司經濟附加價值
外文關鍵詞: Corporate Division, affiliated companies, economic value added
相關次數: 點閱:532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近來,台灣市場逐漸走向國際化,企業併購已成為企業追求成長、達成策略目標的主要手段。然而,由於產業結構快速變遷、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下,許多企業思考如何同時創造利害關係人價值與維持企業長期成長的新策略,而公司分割提供企業「一而為多」的組織改造模式,有助於企業進行更專業化的經營,改善公司獲利的能力及專注於核心事業上。我國於91年制定企業併購法後,有關公司分割之法令規範趨於完善,當企業營運模式多元化,為解決企業內不同事業間衝突,有效率分配企業資源,提昇競爭優勢,創造利害關係人價值是企業考慮公司分割之主要動機。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探討:友訊公司為解決品牌與代工事業間所產生的衝突,而將代工事業分割成立明泰公司,是近來頗為成功之個案;本研究發現其分割確有組織再造之效果,藉由計算友訊公司分割前一年及分割後五年經濟附加價值,衡量友訊之公司分割前後公司價值變化。得出研究結論如下:
1. 分割具有組織再造,聚焦經營核心事業,強化經營效益。
2. 提升代工事業競爭力及經濟規模。
3. 個案友訊公司之長期績效表現結果,被分割公司與分割受讓公司之獨立自主性高其表現較佳。
4. 簡易分割上市制度有助於穩定分割受讓公司員工之不安全感,有利企業組織再造之推行。


Recently, the Taiwan market is gradually internationalized,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ave become the pursuit of growth, the principal means to achieve strategic objectives. However, due to rapidly changing industry structure, competitive business environment, many enterprises think about how stakeholders value while creating long-term growth and maintenance of the new business strategy, the company split to provide a business, "but as more"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model contribute to a more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company to improve company profitability and ability to focus on core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 91 years after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 the company tends to improve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when the company diversified modes of operation for solv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enterprises of different business,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corporate resources, to enhanc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create stakeholder consider the value of the enterprise division of the company's main motive.
The study of the case study method: Link brand and OEM companies to address the cause of the conflict generated between, but will split OEM business set up Alpha Company, is fairly recent case of succes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division does reorganization of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Link and split the year before the company split after five years of economic value added, measured split-Link company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value of the company.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Segmentation with the reorganization, the core business focus on business, and strengthen operational efficiency.
2. Foundry business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nd economies of scale.
3. Case-Link long-term performance results of the Company, be divided with separate high transferee company independent of its better performance.
4. Simple segmentation market segmentation system to help stabilize the transferee company employees do not feel safe, conduciv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reorganization.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流程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公司分割之意義與類型 6 第二節 公司分割之動機與目的 12 第三節 經濟附加價值定義及相關文獻 19 第四節 分割簡易上市之規定 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3 第二節 個案訪談 34 第肆章 產業分析與個案公司研究 第一節 產業分析 35 第二節 個案公司簡介 41 第伍章 由分割策略角度看規劃、執行成效及影響面 第一節 個案公司分割之管理決策 50 第二節 個案公司分割執行過程 54 第三節 個案公司分割效益分析 61 第四節 未來規劃 66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69 參考文獻 71

1. 王文宇,「公司分割法制之研究-兼論金融控股公司法草案之分割規定」,月但法學雜誌,第73期,2001年6月,第60-63頁。
2. 王志誠,「公司分割之立法取向與課題(上),證管雜誌,第19卷第11期,2001年11月,第4頁。
3. 王志誠,「企業組織再造法制」,元照出版,2005年11月初版,第97-111頁。
4. 王泰昌、劉嘉雯,「經濟附加價值(EVA)的意義與價值」,中華管理評論,Vol.3,No.4,pp.15~31。
5. 王泰銓,「歐洲事業法」,五南圖書,1998年1月初版,第203頁。
6. 江雪鈴,「公司分割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7. 吳啟銘、黃義軒,「企業重組分立策略對企業價值之影響」,會計研究月刊第240,期第68-73頁及第241期第78-84頁,2005年11月及12月。
8. 吳啟銘、黃自立,「從AT&T歷次分割看國內企業重組契機」,會計研究月刊第229期,2004年12月,第53頁。
9. 吳偉民,「通訊生活型態面面觀-透視通訊產業發展趨勢」,工研院經資中心,2005年05月。
10. 吳翠治,「以經濟附加價值評估台灣企業經營績效之實證研究」,會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
11. 林育廷、林靖陽、王致棠、朱俊銘、潘彥州合著,「公司分割-問題研究與實例探討」,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6月,第19-22頁。
12. 林江亮、管玉儷(民96)「經濟附加價值(EVA)與剩餘所得(RI)與公司價值之關聯性研究」,風險管理學報,第九卷,第一期2007年3月,第27-44頁。
13. 林琬琬,「企業分割實務探討」,安侯建業通訊,2009年3月,第23-28頁。
14. 金玉梅、官振萱「分割,讓兩個事業體同時再造」,天下雜誌,2000年11月第234-236頁。
15. 洪啟仁,「企業併購交易指南-策略、模式、評估與整合」,安侯企業管理出版,2008年11月。
16. 涂宏任,「經濟附加價值解釋科技產業經營績效能力之研究」,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7. 梁秀芳,「公司分割制度之研究」,證交資料,第507期,2004年7月,第2-38頁。
18. 梁秀芳,「論企業併購之會計處理及租稅處理」,證交資料,第518期,2005年6月,第23-51頁。
19. 陸君卿,「公司分割在企業重組架構下的法律問題-以併購三法為中心」,證交資料,第537期,2007年1月,第8-48頁。
20. 張素鈴,「公司評價新趨勢-EVA在台灣應用的可行性」,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21. 陳惠鈴,「經濟附加價值與股票報酬關聯性之研究」,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997年。
22. 郭櫻枝、李文智、蔡彥卿,「企業分割策略之研究-以康師傅分割飲料事業個案為例」,證交資料第511期,2004年11月,P.10
23. 郭櫻枝、李文智、蔡彥卿,「企業價值分割與策略聯盟個案研究:以裕隆汽車為例(上)」,會計研究月刊,第239期,2005年10月。
24. 魏興海(民94)。公司分割之研究-以友訊科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
25. 陳譓伊(2002),「公司分割之理論與實務」。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6. 劉立中,「2003年我國有線通訊機械器材製造業分析」,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2003年1月。

二、 國外部分
1. Andrew, C., M. Goold and M. Alexander, 李芳齡譯,「企業策略」,哈佛商業評論,天下遠見,2001年,第217-255頁。
2. Antcil, R.,J. Jordan, J., and Mukherji, A.(1998b)”Activity-based costing for economic value added,”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v2,231-264.
3. Ehrbar, A.,1998, EVA: The Real Key to Creating Wealth,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4. Kimberly, E. Frank and J.W. Harden, “Corporate Restructurings: A Comparison of Equity Craves-outs and Spin-offs,”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Vol. 28,No. 3&4,2001, pp.503-529.
5. Jeffrey, H.D.,P. Kale and H. Singh,「聯盟或併購」,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中文版,二○○四年八月,第100-102頁。
6. Lee, D., T. Koller and A. Schneider, 「割捨業務策略中失落的一環」,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中文版,二○○二年六月,第79-90頁。
7. Michael D. Lord, Stanley W. Mandel, Jeffery D. Wager, 分割明星事業,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中文版,二○○二年七月。
8. O’Byrne, F.,1996, “EVA and Market Value,”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9,1,116-125。
9. Patrick, C.,J. A. Miles and J.R. Woolridge, “Restruc6turing Through Spinoffs: The Stock Market Evide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33,No.3, 1993, pp.293-312.
10. Penman, S.,2004,”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Security Valuation, ”New York: McGram-Hill, Inc.
11. Seoungpil, A. and D.J.Denis.”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and investment policy: evidence from corporate spinoff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71,2004,pp.489-516.
12. Stern, J.,1993,”E.V.A.Share Options that Maximize Value, ”Corporate Finance, 105,31-32。
13. Tully, S.,1993, “The Real Key to Creating Wealth,”Fortune, 128,6,38-50.
14. Young, S. David and Stephen F. O Byrne(2000),EVA and Value-Based Management-A Practical Guide to Implement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5. Ehrbar, A.,1998, EVA: The Real Key to Creating Wealth,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5/06/09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