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智欽
Chih-Chin Yang
論文名稱: RC構架內含三邊局部槽縫低鋼筋量RC牆之行為
Behavior of Three-Side Semi-slitted Low Reinforcement Ratio RC Walls within RC Frames
指導教授: 陳正誠
Cheng-Cheng Chen
口試委員: 黃世建
Shyh-Jiann Hwang
鄭蘩
Van Jeng
李宏仁
Hung-Jen Le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程學院 - 營建工程系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8
中文關鍵詞: 韌性抗彎構架低鋼筋量鋼筋混凝土牆局部槽縫
外文關鍵詞: Low Reinforcement Ratio RC Wall
相關次數: 點閱:114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建築住宅基於隔音、隔戶、防水的問題,常以低鋼筋量RC牆做為外牆及隔戶牆,這些牆勢必影響構架之耐震行為。本文以結構實驗之方法,探討牆體對構架之影響。本研究共完成四座試體,第一座為韌性抗彎構架(MF),第二座為韌性抗彎構架內含低鋼筋量RC牆(MFW),第三座及第四座為韌性抗彎構架內含三邊局部槽縫低鋼筋量RC牆(AI6、AI4)。

研究結果顯示:(1)韌性抗彎構架於梁柱發展良好的塑鉸,耐震性能良好;(2)韌性抗彎構架內含低鋼筋量RC牆,強度約為韌性抗彎構架之3倍,韌性比約為2.5,剪力裂縫由牆體延伸至柱,並且剪壞;(3)牆體切割後與邊界柱連結寬度為6cm(AI6試體),強度約為韌性抗彎構架2.6倍,韌性比約為1.7,達極限載重後強度快速衰減,牆體混凝土塊大量剝落,耐震性能差;(4)牆體切割後與邊界柱連結寬度為4cm(AI4試體),牆體對構架的影響較小,側向強度約為韌性抗彎構架1.9倍,韌性比約為5.9;(5)所有含牆之試體,起始勁度約為韌性抗彎構架之4倍。


Most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Taiwan are designed as moment-resis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Engineers do generally not consider the existence of the lightly reinforced “nonstructural walls” in design stage. In this research, a total of four specimens, including one moment-resisting frame (MF), one moment-resisting frame in-filled RC wall(MFW), and two moment-resisting frames with three-side semi-slitted RC walls(AI6 & AI4) were constructed and tested cyclically. The purpose of three-side semi-slits is to reduce the structural effect of nonstructural walls to frames.

Test results shows that:(1) MF has a good ductility development under cyclic loading, and after reach the maximum strength it has no significant degradation;(2) The maximum strength of MFW about 3.0 times higher than MF, and the ductility ratio is 2.5;(3) The maximum strength of AI6 about 2.9 times higher than MF, and the ductility ratio is 1.9. The wall spalled significantly;(4) The maximum strength of AI4 about 1.9 times higher than MF, and ductility ratio was around 5.9;(5) The specimens with wall, the initial stiffness around 4.0 times higher than MF.

論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目錄 IV 表索引 VI 圖索引 VII 符號說明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及目的 2 1.3 文獻回顧 4 第二章 試驗規劃與執行 8 2.1 試驗規劃 8 2.2 試體設計 9 2.2.1 梁柱斷面尺寸及配筋 9 2.2.2 牆體開槽縫、斷面尺寸、配筋 13 2.3 試體製作 15 2.4 試驗裝置及試驗步驟 20 2.4.1 側撐及夾持具系統 20 2.4.2 施力系統 21 2.4.3 量測系統 21 第三章 試驗結果與討論 23 3.1 概述 23 3.2 載重與位移關係行為 23 3.3 試體裂縫發展 26 3.4 變形量測 31 3.3.1 構架側向位移 31 3.3.2 牆體剪力變形 32 3.3.3 應變計量測 33 3.5 槽縫寬度變化 35 3.6 強度發展 36 3.7 側向勁度 37 3.8 剪力強度 38 3.9 弱層檢核 38 3.10 試體韌性比 39 3.11 破壞模式 39 3.12 剪力摩擦檢核 41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43 附錄A 作者簡介

[1] 蕭江碧,「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全面勘災報告-建築物震害調」,
報告編號:NCREE-99-054,國家地震中心,民國八十八年
十一月。
[2] 中華民國鋼結構協會,「鋼骨建築非結構牆參考手冊」,永竣
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執行,民國96年。
[3] 國家地震中心,「2002年3/31地震勘災資料」,
http://www.ncree.gov.tw/eq0331/twmap.htm,2002
[4] 國家地震中心,「1999年9/21集集震害調查照片」,
http://www.ncree.gov.tw/921photos/,1999
[5] 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營建雜誌社
,民國九十五年元月。
[6] 中國土木水利工成程學會,「(土木401-96)混凝土工程設計規
範與解說」,科技圖書,民國九十六年
[7]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土木401-96)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
之應用(上)」,科技圖書,民國九十六年
[8] 許茂雄、羅必達、陳奕信,「無槽縫及有槽縫鋼筋混凝土剪力
牆之耐震行為比較」,結構工程,第四卷,第一期,第3
∼14頁,民國七十八年三月。
[9] 郭炎塗、翁駿民,「鑲牆對中低層鋼筋混凝土剛架樑柱鋼筋量
的影響」,結構工程,第一卷,第二期,第3∼10頁,民
國七十五年四月。
[10] 王森源,蔡榮根,「鋼筋混凝土於集集地震之剪力牆或類似剪
力牆抗震行為探討」,結構工程,第十四卷,第四期,
第8∼15頁,民國七十五年四月。

[11] 簡秋記,「集集地震建築物含一樓軟弱層之問題探討」,結構
工程,結構工程,第十四卷,第四期,第41∼49頁,民
國七十五年四月。
[12] 劉玉文、劉國強、吳政哲、許茂雄,「鋼筋混凝土槽縫受力行
為及其工程應用」,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
第38期,第1∼24頁,民國九十年十一月。
[13] 黃震興、黃尹男、蔡俊祥,「使用黏性阻尼器於鋼筋混凝土結
構之地震力試驗研究」,報告編號:NCREE-04-010,國
家地震中心,民國九十三年七月。
[14] 劉玉文,「鋼筋混凝土槽縫牆動態剛度變化之研究」,計畫編
號:NSC88-2211-E-041-008,國科會專題成果報告,民
國八十八年。
[15] 陳奕信,「低型鋼筋混凝土槽縫剪力牆承受反向載重之剛度變
化及耐震診斷」,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
所,民國七十六年。
[16] 楊國豪,「以柱模式分析R.C.槽縫剪力牆之耐震行為」,碩士
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民國八十四年。
[17] 吳政哲,「鋼筋混凝土槽縫牆之剛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民國八十七年。
[18] 余明松,「低型RC剪力牆-構架互制實驗研究」,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19] 葉瑞德,「高型RC剪力牆-構架互制實驗研究」,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20] 黃明田,「韌性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構架互制實驗研究」,碩
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民國九十二年六
月。
[21] 莊智雄,「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民國九十三年一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