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詹祥志
SHIANG-JHIH CHAN
論文名稱: 以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人本城市導入華山與松山文創園區之改善策略
Using Kano's two-dimensional quality model of human-oriented city into Huashan and Songsh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指導教授: 杜功仁
kung-jen tu
口試委員: 何明錦
ming-chin ho
蔡孟廷
meng-ting tsa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建築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3
中文關鍵詞: 文創園區環境行為Kano二維品質模式使用者
外文關鍵詞: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environmental behavior, Kano two-dimensional quality model, users
相關次數: 點閱:340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華山文創園區,日治時期為民營酒工廠「芳釀社」產製蝴蝶蘭清酒,以及位在今日紅磚區的「樟腦株式會社台北支店」生產精製樟腦,但隨著酒廠遷出、樟腦廠停產,舊酒廠成為了閒置空間。隨著歷經空間蛻變、藝文特區,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利用公賣局舊酒廠閒置空間設置創藝文化園區與文創轉型三個時期,2007年起華山創藝文化園區開始營運,如今已是台北市民假日休閒的活動地點。
松山文創園區,日治時期因為台北煙草工廠火車站完工、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對於捲菸的需求量大增,台灣總督府因而興建了「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廠」,專製捲菸、菸絲及雪茄等菸草製品,但隨著松山菸廠停止生產,遷併台北菸廠,松山菸廠成為了閒置空間。隨著台北市政府指定為第99處市定古蹟後所定名的「松山文創園區」,2011年起正式對外開放,現今成為台灣原創發展基地,也是台北市民假日休閒的活動地點。
如今兩文創園區都已是台北市民假日休閒的活動地點,但由於目前園區空間裡雖有管理中心在維護管理園區日常運作及場地租借的申請,但沒有針對各項活動作出適合的規劃,屬於比較消極的態度在作維護管理,如市集進駐壓縮了人行空間、街頭藝人表演或是各種大型活動的舉辦吸引眾多人潮聚集阻礙了人行的動線,當使用者在使用這些空間常常會因為機能上的不便,或是因人潮眾多可行走空間變小導致心理上的壓力,出現反感的感受等,對於園區空間管理規劃常停留在"管理者"為主導的模式,欠缺對"使用者"需求上的考量結果,有鑑於此,本研究由使用者行為(活動)與環境的互動關係、Kano二維品質模式的觀點進而探討之。

本論文的研究重點包含以下三點:
1.對「華山與松山文創園區」的環境構成進行探討、空間使用進行瞭解。
2.以Kano二維品質模式透過問卷、統計及應用使用者滿意係數進行分析與提出改善建議。
3.根據華山與松山文創園區規劃設計參考項目之比較,提出今後有關文創園區空間規劃設計上的參考。


At Huash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he private liquor factory "Fang Niang She" produced orchid sake, and the "Camphor Co., Ltd. Taipei Branch" located in today's red brick district produced refined camphor. However, as the winery moved out, the camphor factory ceased production and the old winery became idle space. Following the evolution of space, the special arts and cultural zone, and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key plan, the plan is to use the previous old winery to set up a creative and cultural park in three periods, Huashan Creative and Cultural Park began operations in 2007, and now It is already a leisure activity place for Taipei citizens.
Regarding Songsh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the Taipei Tobacco Factory Railway Station was completed and the Japanese army launched the Pacific War, so the demand for cigarettes soared. Therefore, the Taiwan governor's office built the "Taiwan Governor's Office Songshan Tobacco Factory" to authorize cigarettes and tobacco. But as Songshan Tobacco Factory ceased production and moved to Taipei Tobacco Factory, Songshan Tobacco Factory too became an idle space. The "Songsh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named after the Taipei City Government designated it as the 99th municipal monument, officially opened to the public in 2011, and is now an original development base in Taiwan and a place for Taipei citizens to spend their holiday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Today, the two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are both places for leisure activities of Taipei citizens. However, although the management center in the park space currently maintains and manages the daily operation of the park and the application for venue rental, there is no suitable plan for various activities. It is a relatively passive attitude i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For example, the presence of a market compresses the pedestrian space, performances or the holding of various large-scale events attracts many crowds and hinders the flow of pedestrians. When users use these spaces, they often feel inconvenient due to the small walking space. The park space management planning often stays in the "manager"-led model, lacking the demand for "users" in view of the above consideration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behavior (activity)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viewpoint of Kano's two-dimensional quality model.

The research focu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1. Explore the environmental composition and use of space in the "Huashan and Songsh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2. Use the Kano two-dimensional quality model to analyze and propos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stat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user satisfaction coefficients.
3.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reference projects of Huashan and Songsh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a reference for the spa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s in the future is proposed.

摘要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背景與研究動機 1 一、背景 1 二 、研究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內容 7 一、研究範圍 7 二 、研究對象 1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8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20 第貳章 文獻回顧 22 第一節 人的城市 22 一、人的城市 22 二、西區門戶計畫 29 第二節 文創園區相關文獻 34 一、文創園區相關文獻 34 二、華山文創園區發展歷程與基本資料 37 三、松山文創園區發展歷程與基本資料 45 第三節 Kano 二維品質模式 51 一、Kano二維品質理論 51 二、Kano品質屬性 53 三、使用者滿意係數 55 第參章 文創園區環境現況及使用者行為與環境互動關係 57 第一節 華山文創園區環境現況及使用者行為與環境互動關係 57 一、華山文創園區空間構成 57 二、華山文創園區實例調查與分析 60 第二節 松山文創園區環境現況及使用者行為與環境互動關係 100 一、松山文創園區空間構成 100 二、松山文創園區實例調查與分析 102 第肆章 應用Kano二維品質檢測使用者對於空間感受程度 140 第一節 空間活動預備調查 140 一、預備調查設計 140 二、預備調查統計 141 第二節 設計Kano二維品質問卷 153 第三節 統計與分析Kano二維品質屬性分類 155 一、華山文創園區品質屬性解析 155 二、松山文創園區品質屬性解析 160 第四節 使用者滿意度係數與使用者不滿意度係數 165 一、華山文創園區使用者滿意度 165 二、松山文創園區使用者滿意度 194 第伍章 結論 221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 221 一、華山文創園區規劃設計參考項目 221 二、松山文創園區規劃設計參考項目 223 三、華山與松山文創園區之改善建議 224 第二節 後續研究 233 參考文獻 235 附錄 237 附錄一、預備調查問卷 237 附錄二、Kano二維品質模式問卷 239

1.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https://www.huashan1914.com/w/huashan1914/index
2. 松山文創園區
https://www.songshanculturalpark.org/
3.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4. 林欽榮,1995,都市設計在臺灣,台北市,創興出版社
5. 陳朝興,人的城市,創詠堂文化事業,2017年2月。譯自Jan Gehl,
Cities for People
6. 甘倫安,2015,臺北市都市自行車道友善環境因子探討-以信義路自行車道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7. 邢乃平,2013,應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與QFD品質機能展開法探討公營住宅設計策略,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8. 張文峰,2000,以使用者行為的觀點探討都市公共空間-以台北市『西門行人徒步區』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9. 康汀明,2016,松山文創園區設施之維護管理,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0. 郭駿,2015,應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台北市高架橋下空間特殊活動之空間使用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1. 陳鴻檳,2018,街道與毗鄰空間之「可坐空間」類型研究-以臺北市文山區明興里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2. 黃柏超,2014,都市公共開放空間中人際交流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使用現況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3. 陳書廷,2015,文化創意產業群聚決策之關鍵因素研究—以華山文創園區與松山文創園區為例,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4. 喬維萱,2014,台北市創意街區外部空間使用狀況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5. By 2050,68% of world population will live in urban areas (The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UNDESA),2018)
16. 北門再現 啟動西區門戶計畫(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15)
17. 創意群聚(台北市文化局,2011)
18. 臺北願景計畫(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15)
19. 臺北市歷史圖資展示系統底圖(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20. A Changing Street Life in a Changing Society(Gehl,1989)
21. 王文科之《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書局,民85年10月,頁259-260
22. 紐約時代廣場改造盛大開幕(Patrick Lynch)
23. 人的都市(上)(The Guardian,Fast Company,Financial Times)
24. 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文化部)
25. 狩野模型(Kano Model)(狩野紀昭(Noriaki Kano),1984)
26. 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內政部營建署道路工程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