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銘村
Ming-Tsun Chien
論文名稱: ECFA對台灣銀行業經營策略影響之個案研究
The impact of ECFA on Taiwan banking business strategy
指導教授: 劉代洋
Day-Yang Liu
口試委員: 張琬喻
none
葉穎蓉
non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財務金融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Financ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4
中文關鍵詞: ECFAMOU金融業銀行經營策略經濟成長
外文關鍵詞: ECFA, MOU, the financial sector, bank business strategy, economic growth
相關次數: 點閱:477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台灣金融業不但有硬實力更有軟實力,相信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金融界能輕鬆的占有一席之地,和對岸相互競爭下還能優化大陸金融業的發展。簽署ECFA對台灣金融業實力有所提升,許多銀行也藉由此次機會,努力拓展本身業務範圍,跨足對岸市場抓緊商機。
儘管如此,卻仍有部份銀行未積極參與其中,考量原因在於大陸市場效益尚未明朗,且大陸地區法令限制重重,即使已簽訂MOU,我國與中國大陸仍處於不對等的地位,又近年來的對岸經濟成長快速,但許多資訊仍不夠透明化,貪官汙吏問題仍舊存在,這些都是我國金融業到對岸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本研究之研究方法採個案研究,主要在試圖了解,ECFA簽訂後是否對國內銀行業的經營策略有所影響,銀行業是否因而有重大新增之大陸事業發展策略。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在於我國銀行真正獲利時機,必須在大陸設點也享有國民待遇時,像外商來台設置分行一樣,限制少且自由度高才能有所獲益。只要大陸政策能更加開放、更加透明化,對於廣大的大陸市場,不會有對岸設點時間早晚的問題,成長空間依舊潛力無限。


Taiwan's financial industry is not only more soft power, hard power believe that the financial sector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market place, and the other side competition with each other but also to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inent's financial industry. The strength of the signing of ECFA on Taiwan's financial industry has improved, many banks also by the opportunity to strive to expand the scope of business, branched out in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market to seiz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Nevertheless, there are still part of the bank is not actively involved, consider the reasons is that the mainland market efficiency is not yet clear, and the mainland statute of limitations heavy, even if the signing of an MOU between China and mainland China is still in the unequal status,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other side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but a lot of information is still not transparent enough, corrupt officials and the problem persists, these are the problems faced by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dopts case study, in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the ECFA signing of whether to have an impact on the business strategy of the domestic banking sector, the banking sector is therefore a significant addition to the mainl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is that our banks really make a profit opportunity, must be set up in the mainland also enjoy national treatment, as foreign companies to set up branches, fewer restrictions and a high degree of freedom in order to benefit from. Mainland policy more open, more transparent, where the majority of the mainland market will not be a matter of time before the other side of the set point, the room for growth is still unlimited potential.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ECFA對台灣的影響 6 第二節 銀行業赴大陸經營策略 13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5 第二節 個案訪談 26 第肆章 產業分析與個案公司介紹 28 第一節 國內銀行業產業分析概況 28 第二節 個案公司介紹 41 第伍章 個案分析 54 第一節 簽訂ECFA後,不西進大陸之動機 54 第二節 不西進大陸之經營策略 58 第三節 個案銀行面臨之挑戰與因應策略 64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7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2 參考文獻 74 一、 中文文獻 74 二、 英文文獻 77 三、 參考網站 78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1. 經濟部(2009),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構想及推動重點,立法院第7屆第3會期經濟委員會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
2. 黃慶堂(2010),兩岸經濟協議(ECFA)對中小企業之影響與因應,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3. 林建甫、周信佑(2010),兩岸簽訂ECFA對台灣的影響,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4. 中華經濟研究院(2009),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影響評估,行政院經濟部。
5. 戴肇洋(2009),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對台灣之影響分析,台灣綜合研究院。
6. 全國工業總會(2008),2008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對政府政策的建言,台北全國工業總會。
7. 全國工業總會(2010),2010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對政府政策的建言,台北全國工業總會。
8. 行政院陸委會(2009),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政策說明,行政院陸委會。
9. 陳盈秀(2008),兩岸貿易與投資影響評估報告,經濟部投審會。
10. 徐遵慈(2010),ECFA簽署有助建立大中華經濟發展圈,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
11. 陳文鴻、蕭代基、陳添枝(2010),ECFA簽署有助建立大中華經濟發展圈,華夏經緯網。
12. 吳孟道(2010),金融業西進的策略分析—以銀行業為例,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13. 楊淳惠(2011),探討台灣金融業西進大陸之模式─兼論未來發展策略之研究(上),彰銀資料第60卷第3期。
14. 徐曉薇(2012),台灣金融業對發展兩岸特色金融業務之建議與期待,台灣證交所企劃研究部。
15. 李紀珠、簡永光(2002),台灣銀行業赴大陸發展之機會與挑戰,國家政策論壇第二卷、第1期。
16. 胡寶成(2008),臺灣金融業進入中國大陸之策略分析,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張雲涵(2006),臺灣金融業赴大陸發展之機會與挑戰:以銀行為主,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黃章德(2005),臺灣銀行業進軍大陸市場之可行模式及策略分析,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9. 黃章德(2005),台灣銀行業進軍大陸市場之可行模式及策略分析,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0. 戴芳慶(2003),台灣銀行業赴中國大陸發展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
21. 伍湘陵(2012),大陸開放金融市場台灣銀行業的困境與優勢,華夏經緯網。
22. 孫效孔(2009),大陸台商轉型內銷銀行登陸面臨挑戰,金融研訓院。
23. 顏海萍(2010),後ECFA時代金融機構競爭策略之個案分析,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班。
24. 陳秀麗(2010),ECFA簽訂對台灣金融類股股價的衝擊,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研究所。
25. 官恩伃(2010),ECFA後台資銀行經營策略之研究,元智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26. 張瓈月(2010),ECFA下兩岸三地銀行業的內部績效評估架構,輔仁大學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金融碩士班。
27. 陳怡芳(2010),ECFA下的金融策略:兩岸三地的營運調合,輔仁大學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金融碩士班。
28. 陳霈蒂(2011),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對台灣銀行業之影響,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
29. 鄭安倫(2011),後ECFA時代臺灣銀行業進軍大陸之發展策略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30. 姚政宏(2011),台資銀行大陸市場投資策略之研究:面對MOU與ECFA的年代,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
31. 吳珮芬(2010),ECFA對銀行業營運模式之影響探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航運管理學系。
32. 戴義烜(2010),兩岸簽訂MOU及ECFA後本國銀行西進中國市場之策略分析,國立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
33. 歐長薰(2010),後ECFA時代-台灣銀行業之機會與挑戰,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34. 王聖道(2010),兩岸簽訂MOU及ECFA後-台灣銀行業赴中國大陸投資策略之研究,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35. 汪偉嘉(2010),後ECFA時期臺灣銀行業內部控制之策略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36. 黃世彥(2010),後ECFA時期影響我國銀行業監理效能因素之探討,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37. 李樑堅、陳雅琳(2007),臺灣的銀行業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展策略與合作機制,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卷、第3期。
38. 谷月涵(2010),花旗環球證券台股研究部研究報告,花旗環球證券。
39. 林昭儀(2010),ECFA刺激資本支出有助銀行企業放款成長,鉅亨網。
40. 個案銀行(2010),公開說明書,個案銀行。
41. 陳衍潔(2011),金融業訪談報導,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
42. 陳衍潔(2012),金融業訪談報導,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
43. 陳衍潔(2012),銀行業景氣動態報告,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
44. 陳衍潔(2012),銀行業基本資料,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
(二) 英文文獻
1. Aliber, Robert Z. (1976), “International Bank: A Surve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16, no.25, pp. 47-51.
2. Andersen, O. (1997), “International and Market Entry Mode: A Review of Theories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37, no.2, pp. 27-42.
3. Brouthers, L.E. &; Brouthers, K.D. (2003), “Why 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Entry Mode Choices Differ: The Influence of Transaction Cost Factors, Risk and Trust,”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vol.40, no.5, pp. 1179-1205.
4. Daniels, John D. &; Radebaugh, Lee H. (199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Operations.” Eighth Edition, Addison-Wesley.
5. Deresky, Helen (1994),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Managing Across Borders and Culture.” New York: 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6. Erin, Anderson &; Gatignon, Hubert (1986), “Modes of Foreign Entry: A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and Proposi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pp. 1-24.
7. Kumar, V. &; Subramaniam, V. (1997), “A contingency framework for the mode of entry decision,”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vol.32, no.1, pp. 53- 72.
8. Markowitz, Harry M. (1952), “ Portfolio Selection,”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7, no.1, pp. 77-91.
9. 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 pp.190-207.
10. Barney, Jay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17, no.1, pp.99-120.
11. Bollerslev, T. (1986),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re- oscedasticity,”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31, pp.307-327.
12. Paine,F.T. and D.J. Power(1984),”Merger Strategy:An Examination of Drucker’s Five Rules for Successful Acquisi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vol.5, no.2, pp.99-110.
13. Drucker,P.F.(1981), ” Five Rules for Successful Acquisiti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vol.15, p.28.
14. Harrigan, K. R. (1985), “An Application of Clustering for Strategic Group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6, no.1, pp.55-73.
15. Lovelock, C.H. (1983), “Classifying Services to Gain Strategic Marketing Insight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47, no.1, pp.9-20.
16. Nielsen, R. P. (1987), “Cooperative strategy in marketing,” Business Horizons, vol.30, no.4, pp.61-68.
17. Thomas H. (1988), “Research on Strategic Groups: Progress and Prognosi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vol.25, no.6, pp.537–555.
(三) 參考網站
1. ECFA網站:http://www.ecfa.org.tw/index.aspx
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
3. 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mp.
4.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http://www.sef.org.tw/mp.asp?mp=1
5.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http://tie.tier.org.tw/
6. 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18/05/14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