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宜玲
Yi-Ling Hsieh
論文名稱: 國醫職務宿舍再利用營運管理之可行性探討–以學人新村為例
Feasibility study on Reuse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ollege dormitory –A case of ABMAC Village
指導教授: 蔡孟廷
Meng-Ting Tsai
口試委員: 江維華
Wei-Hwa Chiang
王珍珊
Chen-Shan W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建築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學人新村職務宿舍文化保存再利用經營管理
外文關鍵詞: ABMAC Village, staff dormitory, cultural preservation, reuse, operation management
相關次數: 點閱:169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隨著都市發展及都市更新,透過公告眷改條例,以進行國軍的老舊眷舍的拆遷工程,然而此條例加速了拆除程序,也同時擾動了文化保存運動。這一系列的保存運動促使大眾重新思考眷村文化對臺灣的意涵及重要性,然而,與眷村同個時期及環境因素下建造的國防醫學院職務宿舍,尚不在此文化保存的行動當中。
有鑑於此,本研究以國防醫學院附屬學人新村為研究對象,透過參與學人新村的修復及再利用規劃案,以及參考眷村文化保存資料,整理職務宿舍的文化意涵,展現其文化價值及與眷村相似和不同之處。
目前國內進行文資保存的眷舍建築群,基本上是在原住戶已離開或有安置住處的狀況下,才進行修復及再利用規劃,然而後續的經營管理往往是文資修復後面臨的難題。因此本研究除了詮釋職務宿舍的文化意涵,也探討作為歷史建築的宿舍群,要如何在不影響社區原有使用下進行對外開放。透過「階段性發展」及「逐步規劃開發」作為基礎發展策略,對社區整體進行的分區規劃,之後,模擬不同公私協力的經營模式下,對閒置中的歷史建築進行空間機能設計。
學人新村的修復及再利用規劃,是少數國防部積極參與的文化保存實例,本研究透過此研究成果,能提供日後國軍單位、公部門及地方組織,在面臨歷史建築群需要在維持原有使用下,進行對外開放的情況時之參考的資料。


Owing to the urgent need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urban regeneration, the government issued the “Guojun old the military dependents converted ordinance” to carry out the demolition project of the Military Kindred Villages. This regulation has accelerated the demolition process, but it has also disrupted the cultural preservation movement. These series of preservation movements prompts the public to rethink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the Taiwan village culture. In the other hand, the dormitory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ollege also built in the same period as the Military Kindred Villages, but not in the preservation of this culture preservation movement.
This study takes the American Bureau of Medical Aid to China Village (ABMAC Village) which is attached to the 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olle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rder to show the cultural value of the ABMAC Village and it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military villages, we participated in the restoration and reuse planning of the ABMAC Village, and also studied the cultural preservation materials of the military villages,
This research not only interprets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the dormitory, but also explores how the dormitory as a historical building should be opened to the outside without affecting the original use of the community. At present, the Taiwanese Military Kindred Villages with cultural assets are basically restored and reused after the original residents have left. However, the following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ssues are often difficult problems. By designing the bas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Staged development" and "Gradu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as the basic development guide line, we use zoning planning for the entire community. Next, under the simulation of differen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business models, space functions are designed for vacant historical buildings.
The restoration and reuse plan of ABMAC Village is one of the few examples of cultural preservation actively participated by th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This research provide future military units, public departments and local organizations as a reference when facing the situation that the historical building needs to be simultaneously opened to the public while maintaining its original value.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一、 研究動機 二、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內容 一、 研究範圍 二、 研究內容 三、 研究限制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流程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架構 第貳章 理論基礎文獻回顧 第一節 文化保存之探討 一、 文化保存的意義與價值 二、 國醫職務宿舍文化保存的意義 三、 國醫職務宿舍保存的文化價值及元素 四、 相關文獻回顧 第二節 再利用經營模式之相關研究 一、 公辦公營 二、 委外經營 三、 相關文獻回顧 第三節 小結 第參章 學人新村發展歷程 第一節 學人新村興建過程 一、 國防醫學院遷址 二、 學人新村的歷史沿革 三、 規劃學人新村的關鍵人物 四、 各棟建築名稱及紀念碑 第二節 學人新村空間規劃及建築特色 一、 學人新村空間規劃 二、 建築發展變遷 三、 建築形式及空間特色 四、 附屬設施 五、 景觀植栽 第三節 學人新村現況調查 一、 二層宿舍現況調查 二、 14、16號官舍現況調查 三、 安齋現況調查 二、 愛德幼兒園現況調查 第四節 國防醫學院職務宿舍與眷村的差異 一、 國防醫學院職務宿舍簡介 二、 國防醫學院職務宿舍、學人新村與眷村的差異 第肆章 學人新村再利用策略分析 第一節 營運管理案例分析 一、 公辦公營案例分析—中壢馬祖新村 二、 委外經營案例分析—臺北市信義公民會館(四四南村) 三、 案例彙整分析 第二節 學人新村相關都市計畫及周邊資源評估 一、 與學人新村相關都市計畫 二、 周邊資源評估 第三節 學人新村再利用策略分析 一、 發展潛力解析 二、 學人新村保存與設計原則 三、 學人新村發展概念 四、 再利用發展之策略擬定 五、 再利用規劃及營運方案建議 六、 再利用方案比較 第四節 學人新村與周邊環境再利用規劃設計 一、 防災與文化保存區位串聯 第伍章 結論及後續研究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 國防醫學院職務宿舍文化保存意涵 二、 如何維持原有使用的國軍社區進行再利用規劃 三、 社區、軍方、公部門和協力組織的四方協商,共創國軍職務宿舍文化保存新局面 第二節 研究後續建議 一、 國軍設施文化資產保存之研究 二、 盧致德院長官邸調查研究 三、 再利用規劃的營運單位研討 四、 營運模式套用分析 參考文獻

【書籍】
1. 夏學理,2013,《展演機構營運績效管理》,五南圖書出版。
2. 郭冠麟,2005,《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3.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印行,2000,《英美日法文化資產保存法與制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4. Edward Burnett Tylor, 1871,Primitive Culture
5. 李亦園,1996,《文化與修養》,Airiti Press Inc.
6. 朱萬里,1954,《臺北市都市建設史稿》,臺北市工務局出版。
7. 張建,1984,《國防醫學院院史》,國防醫學院
8. 鄔翔、尹在信,1995,《國防醫學院院史》,國防醫學院
9. 鄔翔、尹在信,2003,《國防醫學院院史續編》,國防醫學院
10. 司徒惠康、葉永文、劉士永、郭世清,2014,《國防醫學院院史正編》,五南出版社
11. 李孟智,2007,《美國在華醫藥促進局與臺灣》,財團法人李氏慈愛青少年醫學教育。
12. 蔡作雍,2000,《隨影隨筆: 生活鴻爪;觸景與省思》,臺北: 思源教育基金會。
13. 蔡作雍,2000,《惜別國防醫學院進駐五十一年的水源地院區》
14. 哥倫比亞大學ABMAC檔案,Box39
15. 臺北市信義區公所,《窗裡窗外四四南村》
16. 學邑工程技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18,《106年度「三軍舊址水源地區防災都更策略規劃暨調查作業(含嘉禾新村)」委託專業服務業期末報告書》
【論文】
1. 嚴偉家,2009,《臺灣眷村懷舊風格應用於電腦動畫創作與研究》
2. 劉子瑄,2013,《眷村文化保存與再利用之研究-以信義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四四南村)為例》
3. 郭思孝,2013,《國軍眷村文化保存之研究-以「台南市自治新村」為例》
4. 馬子修,2008,《眷村保存空間再利用原則之研究–以桃園縣憲光二村為例》
5. 黃渟桂,2012,《眷村文化保存區永續經營之研究》
6. 黃秀莉,2010,《台灣眷村文化保存與再利用方式發展之歷程》
7. 莊勝傑,2011,《戰後臺北軍眷村之形成與變遷》
8. 董俊仁,2016,《跨越竹籬笆–臺灣眷村文化保存實踐與政策研究》
9. 楊承峰,2012,《眷村文化保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忠貞新村為例》
10. 朱淑慧,2004,《從經營觀點談歷史空間再利用修復之研究》
11.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工程》
12. 曾思宸,2009,《高雄市左營眷村文化保存與發展策略之研究》
13. 塗至濤,2008,《眷村文化園區保存、再利用之規劃探討–以馬祖新村為例》
14. 吳泰焜,2011,《公私協力與私有古蹟維護管理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定二級古蹟李騰芳古宅為例》
15. 柳碧慧,2016,《公私協力模式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臺中市大安區海墘社區為例》
16. 傅朝卿,2002,《國際歷史保存與古蹟維護—憲章、宣言、決議文、建議文》,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17. Aplin, G., 2002, Heritage: Identification, Conversation, and Management,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 Hall, C. M. and McArthur, S., 1998, Integrated Heritage Management: Principles, Practice, The Stationery office, London.
【報告書】
1. 徐裕健,2005,《融合文化資產保存與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結案報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 林曉薇,2007,《桃園縣中壢馬祖社區規劃設計案》,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3. 王惠君,2019,《歷史建築「國防醫學院附設學人新村暨愛德幼兒園」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委託專業服務》,國防部政務辦公室。
4. 陳育貞、郁良溎,2016,《公館水岸區域規畫暨行動報告書》。
5. 旋之恆管理顧問有限公司,2016,《「臺中市眷村文物館OT案可行性評估及先期規畫」可行性評估報告書(摘要版)》,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期刊】
1. 黃彩雲,黃文杰,2003,〈國內公立博物館公辦民營之案例分析:以四座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
2. 許秉翔,2014,〈公私合夥觀點之古蹟再利用委外經營決策影響因素之研究:多群體分析〉,《建築與規劃學報》第15卷。
3. 榮芳杰、傅朝卿,2008,〈古蹟委外經營制度對文化遺產管理功能之影響:以R.O.T.與O.T.模式為例〉,《建築學報》第66期。
4. 郭幸萍、吳鋼立,2013,〈公私合夥觀點之古蹟再利用委外經營決策影響因素之研究:多群體分析〉,《建築學報》第84期。
5. 陳翼漢,2004,〈歷史與文化資產之於「過去」〉,《博物館學季刊》,第18期。
6. 蘇意茹,2014,《中壢龍岡地區馬祖新村發展影視及文創育成基地之行動研究》,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 論文集。
7. 郁樂安,2012,〈八類六級中的異類〉,《源遠季刊》,第43期。
8. 鄔翔,2002,《源遠流長一世紀-國防藥學教育百週年紀念專刊》,國防醫學校友會。
9. 李選任,2003,〈懷念學人新村〉,《源遠季刊》,國防醫學校友會。
10. 李選任,2006,〈盧爺爺: 醫界奇葩,功在社稷〉,《源遠季刊》,國防醫學校友會。
11. 朱希斌,2020,〈從學人新村至崇仁花園(上)–學人新村的誕生〉,《源遠季刊》,國防醫學校友會。
12. 2012,〈前言〉,《源遠流長一世紀-國防醫藥教育百周年紀念專刊》,國防醫學校友會。
13. 徐明松,2009,〈柯柏醫學科學研究紀念館〉,《臺灣博物館原鄉與現代-臺灣戰後建築文件展》。
14. 中央日報,1960/10/22,〈學人宿舍落成捐贈〉。
15. 中央日報,1967/8/21,〈國防醫學院學人眷舍昨舉行落成禮〉。
16. Meral Halifeoǧlu, Gulden Gokcay, 2013, Restoration and refunction problems of Diyarbakir traditional houses,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v.14。
【網路資料】
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官網,〈古蹟委外管理營運?〉,https://www.boch.gov.tw/qainfo_150_284.html,檢索日期:2020/06/01。
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檢索日期:2020/06/05。
3. 維基百科,〈國防醫學院〉,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8B%E9%98%B2%E9%86%AB%E5%AD%B8%E9%99%A2,檢索日期:2020/06/11。
4. 鄭崴、張欣嘉、吳璠,〈如果河流會說話─臺北水源地歷史的三枚拼圖〉,2014/06/12,https://www.peopo.org/news/245577,檢索日期:2020/06/15。
5. 國防醫學院圖書館沿革史,https://www.ndmctsgh.edu.tw/editor_model/u_editor_v1.asp?id={8FF0F5B4-FB1A-42CE-8F7A-A0B2FE4FE0DB},檢索日期:2020/06/20。
6. ASHARE Taiwan Chapter創辦人介紹,http://www.ashrae.org.tw/about-us/chuang-ban-ren/,檢索日期:2020/06/10。
7. 桃園眷村鐵三角,http://tynewvillage.tyccc.gov.tw/ch/m1_life/tyccc_w1_m1_s2_s1_s4_C.php#gsc.tab=0,檢索日期:2020/06/25。
8. 臺北市信義區公所,https://xydo.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51D1E85EF9360CD6&sms=27C846034DA03BCB&s=B839F2810E8F54EA,檢索日期:2020/06/02。
9. 三軍總醫院汀洲院區介紹,https://wwwv.tsgh.ndmctsgh.edu.tw/unit/60000/16715,檢索日期:2020/06/22。
10. 文化部文資局,〈前三軍總醫院(十字樓暨附屬設施)之公告資料〉,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80920000002,檢索日期:2020/06/2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