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偉文
Wei-Wen Lo
論文名稱: 電滲透化學灌漿工法改良軟弱黏土夾層砂之研究
A Study of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Treatment on Soft Clay with Interbedded Sand Seams
指導教授: 歐章煜
Chang-Yu Ou
口試委員: 黃炳照
Bing-Joe Hwang
鄭銘堯
Ming-Yao Cheng
簡紹琦
Shau-Chi Ji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程學院 - 營建工程系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3
中文關鍵詞: 電滲透化學灌漿軟弱黏土夾層砂
外文關鍵詞: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Treatment, Soft Clay with Interbedded Sand Seams
相關次數: 點閱:147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電滲透化學灌漿為一種針對黏土的地盤改良工法,利用對土壤通電並且注入化學藥液產生電滲透化學硬化作用改良其剪力強度。早期研究指出,電滲透化學灌漿工法應用於軟弱黏土層中含有透水層之土體情況改良其剪力強度,改良結果失敗。原因在於所灌入之化學藥液經由透水層逸流損失,致使黏土層無法與化學藥液產生電滲透化學硬化作用。有鑑於此,本研究利用自行設計之室內電滲透化學灌漿試驗儀器,採用氯化鈣與水玻璃溶液,針對砂、黏土互層土壤並且模擬現地情況進行一系列試驗,尋找灌漿方法將砂土層透水係數降低,使黏土層不因化學藥液由砂土層逸流而改良失敗。研究結果顯示:執行電滲透化學灌漿前先將水玻璃溶液注入砂土層中,爾後灌入氯化鈣溶液並且通電,此方法有效將砂土層之透水係數降低10-1 ~ 10-3 mm/sec,黏土層強度最大增加20倍以上;若氯化鈣溶液灌漿時間達到後灌入水玻璃溶液,砂土層之透水係數降低10-3 ~ 10-4 mm/sec,黏土層強度最大亦增加20倍以上。


    The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treatment is a ground improvement method for clayey soil, which injects chemical solutions and electricity to the soil in order to increasing soil shear strength. Previous studies show that the ECT method applied to clayey soil shear strength with interbedded sand seams was unsatisfactory. The reason is that the injected chemical solution may flow out from the sand seam instead of clayey soil.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an appropriate method which is able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the coefficient of permeability of sand seams, and therefore causing the chemical solution not flowing out through the sand seam. A series of laboratory ECT test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newly designed cell. The calcium chloride and sodium silicate are used as chemical solutions for the clayey soil interbedded with sand. Results show that injecting the sodium silicate solution to the sand seam by pressure before performing the electro osmosis process and following injecting the calcium chloride solution by the electro-osmotic process will lower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and layer to 10-1 ~ 10-3 mm/sec. The shear strength of clay was increased up to 20 times the original strength. If the sodium silicate solution was injected after injection of calcium chloride solution during electro osmosis process, the coefficient of permeability for the sand seam was further reduced to 10-3~10-4 mm/sec and the shear strength of clay was increased up to 20 times the original strength.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 謝 IV 目錄 VI 表目錄 XI 圖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方法 2 1.3 論文內容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 2.1 前言 3 2.2 化學灌漿之灌漿材與應用 3 2.2.1 氯化鈣 4 2.2.1.1 性質 4 2.2.1.2 製造方式與應用 4 2.2.2 水玻璃 5 2.2.2.1 性質 5 2.2.2.2 製造方式與應用 6 2.2.2.3 JIS 3號水玻璃性質及CNS水玻璃規格 7 2.2.2.4 水玻璃膠凝原因及加促凝劑之反應過程 9 2.3 氯化鈣添加水玻璃之化學反應與生成物 11 2.4 C-S-H膠體與卜作嵐反應 11 2.5 電滲透化學灌漿 14 2.5.1 電雙層理論 14 2.5.2 電力滲透現象 14 2.5.3 電力滲透理論 15 2.5.3.1 電力滲透流量理論 15 2.5.3.2 電力滲透壓密理論 17 2.5.4 電滲透化學反應 18 2.6 電滲透化學灌漿工法之發展歷史及相關研究 19 2.6.1 電滲透化學灌漿工法之發展歷史 19 2.6.2 電滲透化學灌漿工法相關研究 20 2.7 電滲透化學灌漿現行存在之問題與未來研究目標 22 第三章 室內試驗計劃、儀器設備及試驗方法 24 3.1 第一類試驗 25 3.1.1 第一類試驗之試驗儀器主體設備 25 3.1.2 第一類試驗之試驗內容 29 3.1.3 第一類試驗之試驗程序 31 3.2 第二類試驗 34 3.2.1 第二類試驗之試驗儀器主體設備 34 3.2.2 第二類試驗之試驗內容 46 3.2.3.1 系列一試驗之試驗內容 46 3.2.3.2 系列二試驗之試驗內容 48 3.2.3 第二類試驗之試驗程序 51 3.3 土樣描述 56 3.4 加壓設備 60 3.5 電力系統 60 3.6 灌漿與集水設備 61 3.7 即時監測計讀原理與設備 62 3.8 土壤改良效果評估試驗 68 3.8.1 夾層砂變水頭試驗 68 3.8.2 室內圓錐貫入試驗 70 3.8.3 土壤含水量檢測 74 3.8.4 土壤pH值量測 75 3.8.5 感應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儀(ICP-AES) 75 3.9 試驗相關儀器校正 78 3.9.1 室內圓錐貫入試驗 79 3.9.2 電子式水壓計 80 第四章 試驗結果與分析 83 4.1 試驗土樣之基本物理性質 83 4.2 第一類試驗各項結果說明 84 4.2.1 試驗代碼說明 84 4.2.2 電壓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84 4.2.3 電流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87 4.2.4 電阻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88 4.2.5 灌漿量與排水量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90 4.2.6 土壤強度改良結果 92 4.2.7 試驗完成後土壤含水量之變化 95 4.2.8 試驗完成後土壤pH值之變化 96 4.2.9 試驗完成後高嶺土中鈣離子含量之分佈情形 98 4.2.10 綜合說明 99 4.3 第二類試驗各項結果說明 101 4.3.1 系列一試驗代碼說明及結果與分析 101 4.3.1.1 試驗代碼說明 102 4.3.1.2 電流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102 4.3.1.3 電壓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105 4.3.1.4 電阻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107 4.3.1.5 灌漿量與排水量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110 4.3.1.6 夾層砂透水係數改良結果 113 4.3.1.7 土壤強度改良結果 113 4.3.1.8 試驗完成後土壤含水量之變化 119 4.3.1.9 試驗完成後土壤pH值之變化 121 4.3.1.10 試驗完成後高嶺土中鈣離子含量之分佈情形 ……………………………………………..123 4.3.1.11 綜合說明 125 4.3.2 系列二試驗代碼說明及結果與分析 126 4.3.2.1 試驗代碼說明 127 4.3.2.2 電流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127 4.3.2.3 電壓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131 4.3.2.4 電阻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133 4.3.2.5 灌漿量與排水量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136 4.3.2.6 夾層砂透水係數改良結果 139 4.3.2.7 土壤強度改良結果 143 4.3.2.8 試驗完成後土壤含水量之變化 147 4.3.2.9 試驗完成後土壤pH值之變化 149 4.3.2.10 試驗完成後高嶺土中鈣離子含量之分佈情形 ……………………………………………..151 4.3.2.11 綜合說明 153 4.3.3 系列三試驗代碼說明及結果與分析 154 4.3.3.1 試驗代碼說明 154 4.3.3.2 電流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155 4.3.3.3 電壓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158 4.3.3.4 電阻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161 4.3.3.5 灌漿量與排水量於試驗過程中之變化 164 4.3.3.6 夾層砂透水係數改良結果 169 4.3.3.7 土壤強度改良結果 173 4.3.3.8 試驗完成後土壤含水量之變化 178 4.3.3.9 試驗完成後土壤pH值之變化 180 4.3.3.10 試驗完成後高嶺土中鈣離子含量之分佈情形 ……………………………………………..185 4.3.3.11 綜合說明 187 4.3.4 系列二與系列三試驗結果比較 188 4.3.4.1 改良後夾層砂透水係數之比較 189 4.3.4.2 改良後土壤強度比較 1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97 5.1 結論 197 5.2 建議 199 參考文獻 201

    1. 米倉亮三、廖洪鈞、林英堂,「恆久性灌漿材料和其灌漿砂土之動態行為」,地工技術雜誌,第93期,2002,第5-12頁。
    2. 地下工程實務(一),現代營建雜誌,第155~158頁,1985。
    3. 廖洪鈞、陳福勝,地盤改良設計施工及案例,初版,台北,科技圖書,2006,第5-3、5-17~5-20頁。
    4. 廖洪鈞,「超微粒水泥/水玻璃之混合灌漿材料」,第二屆大地工程學術研究討論會論文專集,南投,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大地工程委員會主辦,1987,第141~150頁。
    5. 廖洪鈞、陳福勝,地盤改良設計施工及案例,初版,台北,科技圖書,2006,第2-3頁。
    6. 廖洪鈞、陳福勝,地盤改良設計施工及案例,初版,台北,科技圖書,2006,第3-6~3-7頁。
    7. 祝錫智、蘇勝豐,「水玻璃灌漿後砂土之力學性質研究」,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二卷,第四期,1990,第313~323頁。
    8. 井手洋介,「石灰系固化材料」,最近的軟弱地盤工法與施工例,社團法人 日本建設機械化協會,1991。
    9. 財團法人台灣營建中心,「地盤改良工法-藥液灌漿施工法設計與施工」,1984。
    10. 簡紹琦、歐章煜、王翊光,「電滲透地盤改良強度預測模式與行為機制之探討」,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十五卷,第三期,2003,第477-485頁。
    11. 歐章煜,「深開挖工程-分析設計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科技圖書,2002,第44-48頁。
    12. 施國欽,大地工程學(一)-土壤力學篇,五版,台北,文笙,2005,第5-8~5-9頁。
    13. 祝惠美,「灌漿後土壤解壓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1989。
    14. 林摩西,「灌漿材料和待強化砂土對灌漿後砂土力學性質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1988。
    15. 高全玄,「生石灰-細顆粒土壤拌合體之強度與壓密性質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1997。
    16. 簡紹琦,「電滲透化學灌漿地盤改良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系,2003。
    17. 王翊光,「沈泥質黏土電滲透化學灌漿改良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2。
    18. 王永華,「沈泥質黏土電滲透化學灌漿地盤改良之模型試驗」,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3。
    19. 蔡青林,「直流諧波電壓應用於電滲透化學灌漿地盤改良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5。
    20. 林智偉,「電滲透化學灌漿試驗程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6。
    21. 張皓為,「電滲透化學灌漿高嶺土鈣離子分布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台北(2008)。
    22. 張家嘉,「以固定電流方式對高嶺土進行電滲透化學灌漿之行為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9。
    23. 尤士明,「電滲透化學改良應用於砂質土壤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9。
    24. 鄭毅傑,「變化灌漿材料和灌漿方式對不同土壤之改良強度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9。
    25. Karol, R. H., “Chemical Grouts and their Properties”, Symposium on Grouting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SCE, 1982, pp. 359~377.
    26. Songhu Yuan, Meng Tian, Taiping Li, Xiaohua Lu, “Effect of the Composition of Anodic Purging Solutions on Electroosmo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l. 133, No. 6, 2007, pp. 627-632.
    27. Caron, C. 1971b. Consolidation des terrains argileux par electroosmose. Annales de ľInstitut Technique du Batiment et des Travaux Publics, Paris, France, No. 82, pp. 75-92.
    28. Hao-Wei Chang, Paramesamangalam Gopi Krishna, Shao-Chi Chien*, Chang Yu Ou and Ming K Wang. 2010.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Treatment- a study on distribution of Calcium in kaolinite and its effect on strength and pH. Clays and Clay Minerals. 58, 154-163. (SCI).
    29. Shao-Chi Chien, Chang Y Ou, and Ming K Wang*, 2009. Injection of saline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electro-osmotic pressure and consolidate foundation soil. Applied Clay Science 44/3-4, 218-224. (SCI).
    30. Chang-Yu Ou, Shao-Chi Chien* ,and Yi-Guang Wang, 2009. On the Enhancement of Electroosmotic Soil Improvement by the Injection of Saline Solutions. Applied Clay Science, 44/1-2, 130-136. (SCI).
    31. Chang-Yu Ou, Shao-Chi Chien*, and Hsuan-Hsiang, Chang, 2009. Soil improvement using electroosmosis with the injection of chemical solutions: field tests.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46 (6), 727-733. (SCI).
    32. Ralph K. Iler, The chemistry of silica : solubility, polymerization, colloid and surface properties, and biochemistry, 197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