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俊彤
Wu
論文名稱: 黃埔新村「以住代護」執行成效:參與者之回饋
Effectiveness of the sustainable preservation policy "dwell and care" implementation at New Huangpu Military Village
指導教授: 蔡欣君
Lucky Tsaih
口試委員: 彭雲宏
Yeng-Horng Perng
陳嘉萍
Julie Chia-Ping 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建築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黃埔新村眷村保存以住代護
外文關鍵詞: New Huangpu Military Village, preservation of Military Village, dwell and care
相關次數: 點閱:210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眷村」是來自於中華民國國民軍及其眷屬,自1945年至1950年遷入臺灣,在政府及地方團體的幫助下,建造一批又一批的竹籬笆,或是更堅固的磚造房,隨著時間的推移,臺灣成為他們的家園,在臺灣各個角落組成聚落,而這種聚落形成現在的「眷村」。
  從前到現今的「眷村」,設立將近一甲子,時間不算長,但所產生的文化表現非常清晰明確。「眷村文化」確實是臺灣多元文化重要部分,而在政府「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執行下,對於「眷村文化」保存議題,眷戶的居住權、社會的文化權以及現實面的土地效益,是社會所需注重關切的議題。
  位於高雄市鳳山區的黃埔新村,是國民政府成立首批國軍眷村之一,前身也是日治時期的眷村。原定將因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拆除,民國102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將黃埔新村登錄為文化景觀,使黃埔新村全村保存免於被拆除的命運,並於隔年執行「以住代護」政策。
  本研究藉由相關文獻回顧、研究「以住代護」政策規定及申請住戶(參與者)之訪談了解政策的實行過程。另外透過實地調查研究黃埔新村的空間及建築材料,相互比照各種眷村及其保存方法,並以「人」與「建築」兩者角度探討及剖析「以住代護」政策規範之限制與正確性。綜合上述資料對往後政策執行提出建議。


National army of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ir families moved to Taiwan from 1945 to 1950 and formed a group name "Military Village". Over time, Taiwan became their homeland. They constructed a lot of settlements which were built by bamboo fence or more strong bricks with help from government and some organizations. These settlements located all over Taiwan and transformed into "Military Village".
The Military Village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aiwan about sixty years. It's not long but the culture derived from it is very clear. Culture of Military Vill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aiwan’s multiculturalism. Under the implement of “The Age Military Villages Reconstruction Act”, the issue about “preservation of Military Village” which includes the right of resident, cultural valu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land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rned issues in society.
New Huangpu Military Village was the first military village built by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Kaohsiung. The military villag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was predecessor of New Huangpu Military Village. Originally, New Huangpu Military Village was planned to tear down according to “The Age Military Villages Reconstruction Act”. However, it was registered as the “culture landscape” by the Bureau of Cultural Affairs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in 2013 so New Huangpu Military Village did not get demolished, instead, it was enforced by government to preserve it and with preservation policy "dwell and care" in 2014.
The main approaches for this thesis were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on related New Huangpu Military Village topics, studying "dwell and care" policy, regulations and applications, and interviews of with residents in New Huangpu Military Village for their thoughts on participating the "dwell and care" policy. Additionally, on-site investigating for the spatial planning and materials use of New Huangpu Military Village were done. It was used to compare preservation methods to others military villages,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limitation and correctness with “people” and “architecture” in mind.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could serve as implementation reviews for future "dwell and care" policy execution to government agency.

摘要 ABSTACT 誌謝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背景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架構 第二章、相關案例及文獻回顧 第一節 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相關文獻 第二節 眷村保存相關案例文獻 第三節 高雄市文化局「以住代護」相關文獻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黃埔新村歷史及以住代護政策回饋 第一節 黃埔新村之興起與遷離 第二節 以住代護之施行 第三節 問卷設計與信度分析 第四節 問卷結果分析 第五節 訪談摘要分析 第四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以住代護政策建議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一 INFORMED CONSENT知情同意書 附錄二 調查問卷 附錄三 訪談紀錄 自傳

李丹舟,《反思「竹籬笆」:臺灣眷村的空間構成及文化保存》,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15年4月號。
Earl Babbie,《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林秀雲譯,民國105年(2016)。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
萬文隆,《生活科技教育月刊-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2004年 三十七卷 第四期。
郭冠麟,《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民國94年(2005)。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塗至濤,《眷村文化園區保存、再利用之規劃探討-以馬祖新村為例》。民國97年(2008),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論文。
葉佩如,《眷村文化保存與永續經營策略之探討-以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為例》。民國109年(202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娟,《眷村居民對眷村改建政策反應與衝突之研究-以屏東縣東港鎮共和新村為例》。民國99年(2010),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俊仁,《跨越竹籬笆-臺灣眷村文化保存實踐與政策研究》。民國105年(2016),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文鵬,《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法治之研究》。民國95年(2006年)。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信義公民會館-四四南村歷史沿革》。民國103年(2014年)。
施長安,《都市保存:後殖民都市政治系譜學-乙四四南村為個案研究》。期刊論文:《城市與設計學報》,第13、14期。民國92年(2003)。
許章騰,《臺北市公民會館營運之研究》。民國98年(2009)。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子瑄,《眷村文化保存再利用之研究-以信義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四四南村)為例》,民國102年 (2013) 1月。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鼎倫,《探討鳳山黃埔新村眷村活化再利用的價值》。民國109年(2020),大仁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宜均,《從鳳山街廓型態構成探討街巷歷史空間》。民國107年(2018),國立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建築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珮柔,《高雄鳳山黃埔新村空屋活化之研究-與日本江戶東京建築園對照比較分析》。民國108年(2019),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碩士論文。
郝繼隆,《社會心理學》。張承漢譯。民國60年(1971)。開明出版社。
李昕,《「以住代護」對歷史建築空間再生活化之研究-以黃埔新村為例》。民國106年(2017),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淑君,《鳳山黃埔新村以住代護文化保存策略之研究》。民國107年(2018),大仁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張佩茹,《以住代護政策-黃埔新村的文化意涵與空間應用探討》。民國107年(2020),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劉怡萍、謬正西,《竹籬、長巷與麵疙瘩-高雄三軍眷村憶往》。民國103年(2014),釀出版社。
中村孝志,《大正南進期與臺灣》,《臺北文獻》第132期。民國89年(2000)。
邱柏翔、杜正宇,《日治時期高雄臨港線之路線調查》,《高雄文獻》第5卷第1期。民國104年(2015)。
陳咨仰、杜正宇,《黃埔新村的歷史記憶》,《高雄文獻》第5卷第2期。民國104年(2015),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郭雅雯,《日治時期臺灣日式住宅平面構成之研究-以官舍與民宅為例》。民國92年(2003)。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所碩士論文。
沈克勤,《孫立人傳》。民國108年(2019),臺灣學生書局。
揭鈞,《小兵之父:孫立人將軍側記》,民國80年(1991)。躍昇文化。
鄭郁芬,《黃埔新村的文化展演與空間生產》,民國107年(2018)。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高雄市陸軍眷村(鳳山黃埔新村)文史資料蒐集研究案》結案報告書,民國103年(2014)。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陳明川,《臺灣第一眷村 高雄市文化景觀「黃埔新村」的故事》,民國102年(2013)。生活環境博物園雜誌 第二期。
林志忠,《行政法概要》,民國104年(2015),千華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陳世昌,《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與文化行銷之研究──布農部落屋的個案分析》。民國94年(200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V. Kumar等,《行銷研究》。陳光榮譯。民國89年(2000)。學富出版社。
吳統雄,《民意學術學刊-態度與行為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理論、應用、反省》。民國74年(1985)。
李繡如,《居民之社區意識、休閒參與與社區凝聚力關係之研究》。民國98年(2009)。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入江昭,《權力與文化:日美戰爭1941-1945》。民國108年(2019),中信出版社。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