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子豪
Tzu-Hao Liu
論文名稱: 參與式藝術手法運用於環境平面設計-以台北蟾蜍山聚落為例
Application of Participatory Art Techniques in Environmental Graphic Design-In the Case of Taipei Toad Hill Settlement
指導教授: 李根在
Ken-Tsai Lee
口試委員: 王俊傑
Jun-Jieh Wang
梁容輝
Rung-Huei L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8
中文關鍵詞: 參與式藝術關係美學互為主體性環境平面設計蟾蜍山聚落
外文關鍵詞: Participatory art, Relational aesthetics, Intersubjectivity, Environmental graphic design, Toad Hill settlement
相關次數: 點閱:395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視覺傳達設計逐漸強調貼近社會的當今,本研究透過運用藝術領域對於藝術進入社會的經驗-參與式藝術,其注重作品之公共性、關係美學與互為主體性之概念,輔以相關案例提出參與式藝術之三項手法:「製造社交形式的關係鏈結、建立互為主體情境、創作者的多重角色可能」來形構設計實務。本研究以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環境平面設計為創作載體,在文獻討論中亦書寫並提出環境平面設計之定義、脈絡與功能。本創作目的在於透過參與式藝術手法思考設計,尋找視覺傳達設計貼近社會之可能性與設計思考面貌為何。

    本研究創作以台北蟾蜍山聚落為基地,透過近三年的田野時間,在聚落內與地方互動、逐步收攏觀點並以深度訪談聚焦形成作品主題-「邀集居民與學生對話,溝通校地爭議問題,建立學校與聚落間的新關係」,並發展成〈圍籬計畫〉之創作。藉由近三週的參與過程,作品與參與者間的互動,重新形塑出製造兩地新關係的知識所在。

    本研究在參與式藝術手法運用於環境平面設計實務中發現,該手法對於設計思考的影響為:
    一、設計想法生成的影響-想法來自於設計師自身在社會中互為主體的反身經驗
    二、設計時-手法提供明確設計思考過程與參與框架
    三、設計實踐時-作品公共性價值來自「異識」的知識生產
    四、設計實踐後-創作者角色的變動形成中介,手法的循環延續公共性

    設計表現上需注意「設計的形式須具有延展性、『即時性』的社交形式對於製造關係鏈結的重要性、『做』的重要性、簡單易懂、作品容許嘗試以及從失敗中學習」作為參考。

    最後,「注重研究者心理因素的客觀性、嘗試運用關鍵詮釋者作為參與者、從相反的論文命題補足本研究缺乏的傳達性研究、從較小的學理觀念獨立出來做研究補足細節、該手法在商業設計上的運用是否對於品牌認同、商業收益、活動宣傳效益等影響」為後續研究建議。


    In an era that places growing emphasis o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becoming closer to society, this study uses the experience of art entering society – participatory art, which focuses on the publicity, relational aesthetics, and intersubjectivity of artworks, and proposes three techniques used in related cases to form design practices: (1) create relationships through social interactive relations (2) create intersubjectivity scenarios (3)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reator having multiple roles. This study uses environmental graphic design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s the medium, and provides the definition, context, and function of environmental graphic design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purpose of this design practice is to find possibilities for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o become closer to society and unveil the face of design thinking through participatory art techniques.

    This study uses Taipei’s Toad Hill settlement as a base for design creation, and interacted with locals in the settlement during a three-year field survey, gradually converging perspectives and using in-depth interviews to develop the work’s theme – “invite residents to engage in dialogue with students, communicate campus disputes, and establish new relations between the school and settlement” into the “Fence Project”. The work interacted with participants over the course of nearly three weeks, and reshaped the knowledge of new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places.

    When applying participatory art techniques to environmental graphic design practice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effects on design thinking are as follows: (1) Generation of design ideas: Ideas are generated from designers’ reflexive experience with intersubjectivity in society.(2) During design: Techniques provide a clear design thinking process and participation framework. (3) During design practice: The work’s public value comes from the generation of “dissensus” knowledge. (4) After design practice: Changes in the creator’s role becomes a medium, and publicity is extended through the cycle of techniques.

    “The form of design must be expandable, the importance of ‘immediate’ social interactions to creating relationships, the importance of ‘doing’, easy-to-understand, the work should allow experimentations, and to learn from failures” are provided for reference.

    Finally, “emphasis on the researcher’s objectivity with respect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attempt to use key interpretations as participants, use a reverse topic to compensate for the lack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 of this study, separate smaller theories and concepts to supplement this study’s details, and the effect of techniques in commercial design on brand identification, revenue, and campaign effects” are recommendations for subsequent studies.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創作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 創作目的 第三節 創作範圍與限制 第四節 論文架構 第二章 文獻討論與分析 ...7 第一節 環境平面設計 一、定義與發展脈絡 二、環境平面設計之類型 三、環境平面設計的功能、手法與目的 第二節 參與式藝術 一、定義與發展背景 二、參與式藝術的思想 (一)、注重作品之公共性:擴展藝術觀、社會雕塑 (二)、開展作品公共性的途徑:關係美學 (三)、關係美學中的公共性意義產製:互為主體性 三、當代參與式藝術案例 四、小結:參與式藝術手法為何? (一)、製造社交形式的關係鏈結 (二)、建立互為主體情境 (三)、創作者的多重角色可能 第三章 創作方法與設計 ...61 第一節 創作方法與流程 第二節 創作前期-從田野經驗使創作生產 一、初為外部者 二、開展公共性起點:與節點角色建立關係 三、光環境作為開展公共性載體?:先與地方建立關係 四、建立關係策略轉向更為直接 五、心魔:看似公共但卻未公共領域畫的社區活動 六、建立關係的策略「再」轉向 七、光環境的束縛:離開非公共性 八、來自自我角色反思的曙光:公共性開始形塑 九、關鍵性事件:公共性再驗證 十、創作切入點聚焦 第三節 創作設計 一、〈圍籬計畫(The Fence Project)〉創作描述 (一)、〈圍籬計畫〉發想脈絡 (二)、創作實踐計畫 二、設計草圖與施工 第四章 設計實踐成果 ...127 第一節 參與的實踐與過程反思 一、從相遇到邀請參與進入關係鏈結 二、參與創作:設計被打破,建立新關係模式被重新定義 第二節 發現與後續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0 第一節 結論 一、設計想法生成的影響-想法來自於設計師自身在社會中互為主體的反身經驗 二、設計時-手法提供明確設計思考過程與參與框架 三、設計實踐時-作品公共性價值來自「異識」的知識生產 四、設計實踐後-創作者角色的變動形成中介,手法的循環延續公共性 第二節 作品表現的反省 第三節 後續研究與創作建議 附錄一 參考文獻 ...156 附錄二 人物編碼 ...158

    外文文獻///
    Beck, U., Giddens, A., & Lash, S. (1994).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Politics, tradition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social ord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eron, J., & Reason, P. (1996). Co-operative inquiry. Sage.
    Heron, J., & Reason, P. (1997). A participatory inquiry paradigm. Qualitative inquiry, 3(3), 274-294.
    Bourriaud, N., Pleasance, S., Woods, F., & Copeland, M. (2002). Relational aesthetics (p. 44). Dijon: Les presses du réel.
    Hunt, W. (2003). Environmental Graphics-Project & Process. Harper Design International.
    Ilgın, N. (2009).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Graphic Design in Human Life and It’s Affection. İzmir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Faculty of Fine Arts and Design, Departmen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Spring.
    Poulin, R. (2012). Graphic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a 20th Century History: A Guide to Type, Image, Symbol, and Visual Storytelling in the Modern World. Rockport Pub.
    Elizabeth Prins. (2014). The Impact of Participatory Art on Social Change. Master of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學位論文///
    吳豐維(1999)。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一個哈伯瑪斯觀點的探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陳玠穎(2003)。中國園林景觀元素之視覺注意力、景觀認知及情緒體驗關係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碩士論文。
    蘇文祥(2005)。從布農族的物質文化體現環境公共標識設計之規劃-以布農部落文化園區為例。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啟瑞(2006)。大學校園戶外空間之場所設計元素。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學甫(2006)。城市歷史空間場所觀。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文(2008)。視覺傳達設計之創意構思方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林佳(2009)。當觀眾變成共同創作者:參與式藝術創作意義探究(1999-2009)。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瀅珍(2011)。台灣當代藝術中的觀眾參與式作品分析:2001-2010年。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陳筱安(2012)。藝術人進入社區:對話性藝術創作的實踐與反思。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佳佑(2014)。歡迎來我家:以參與式藝術創作探究社區本位藝術教育實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韻潔(2014)。從參與到合作:以「樂山飲」與「母親的布」創作計畫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瓊媚(2014)。環境媒體視覺設計之創作研究-以台北市捷運戶外廣告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藝術指導組碩士論文。
    朱筱琪(2015)。參與式藝術行動計劃之實踐與反思-以新屋藝家人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穎(2015)。2014台北雙年展關係美學藝術呈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曹心琪(2015)。參與式創作應用於策展設計-以捐血議題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碩士論文。
    朱筱琪(2015)。參與式藝術行動計劃之實踐與反思-以新屋藝家人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郁文(2015)。蟾蜍山聚落保存運動:非正式聚落的公共性與邊界辯證。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婷婷(2016)。莊敬夥房:參與式藝術作為一種教育實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可萱(2017)。從李明維的參與式藝術創作探索其禪學經驗之研究。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陳麗雯(2018)。從卡斯登.赫勒(Carsten Höller, 1961- )的創作談「觀眾參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書籍文獻///
    Amos Rapoport,施植明譯(1996)。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語言的交流途徑-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田園城市,台北。
    Kester, G. H. 著,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鋆譯 (2006)。 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台北市:遠流。
    Lynch, K.著,胡家璇譯(2014)。城市的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遠流,台北。
    Norberg-Schulz, C.著,施植明譯(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田園城市,台北
    陳秉璋、陳信木(1993)。藝術社會學 The Sociology of Art。台北市,巨流。
    沈福煦(1993)。人與建築。台北斯坦,台北。
    段義孚, & 潘桂成(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
    山崎亮, & 莊雅琇(2015)。社區設計。臉譜出版。

    期刊與網路///
    王應棠(2009)。棲居與空間-海德格空間思維的轉折。地理學報,55,25-42。
    莊偉慈(2014)。像生活的藝術 —日本東京森美術館「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藝術家雜誌,474,280-287。
    鄭林佳(2015)。當「觀眾參與」成為藝術實踐:淺析「參與式藝術創作」的發展與流變。現代美術,177,42-51。
    簡偉斯(2005)。《玩布姊妹》的心靈被單。女性電子報: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171-2.htm,173。
    宋國誠(2006)。藝術史上的薩滿師-約瑟夫・波伊斯的「人智學藝術」(下)。台北:破報。網址:http://pots.tw/node/907
    莊偉慈(2014)。像生活的藝術 —日本東京森美術館「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藝術家雜誌,474,280-287。
    SEGD - The Society for Experiential Graphic Design:https://segd.org

    政府計劃成果報告書(未出版)///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5)。聚落文化資源基礎調查計畫-以臺北市蟾蜍山聚落為例期末報告。執行單位: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2023/08/06 (校內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