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明駿
Ming-jim Liu
論文名稱: 研發中心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外商公司為例
Work Pressure of Employees in R&D Center - Case Study on International Company
指導教授: 陳正綱
Cheng-Kang Chen
口試委員: 吳宗成
Tzong-Chen Wu
葉瑞徽
Ruey Huei Y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工作壓力壓力來源壓力反應研發人員
外文關鍵詞: Work pressure, Stress source, Stress response, R&D employees
相關次數: 點閱:254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Solomon認為,所有壓力中,以工作壓力影響最深,雖然有時壓力可視為是個人適應的問題,但整體而言,此問題應視為組織的負功能,而員工正是受害者,然而若能找出有效的策略來調適並解決所面臨的壓力情境,則此得宜的因應方式將會是個能扭轉情勢的得力推手。
    基於以上之觀點,本研究之目的乃是希望瞭解外商研發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來源,以及其產生之壓力反應,並探討工作壓力來源,以及壓力反應彼此間的關係。本研究是透過量化問卷方式,以M公司在臺灣研發中心工作人員為對象,計發出286份調查問卷,總共回收問卷272份,扣除無效問卷數11份後,共計有效樣本數為26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1.26%。
    研究結果發現,在個人背景變項中,對於工作壓力來源的知覺會因學歷及婚姻狀態的不同而有差異性;至於對壓力反應的表現程度方面,會因性別、學歷及職位的不同而有差異性。在工作壓力反應與工作壓力來源之間的相關性方面,本研究發現,「工作壓力來源」之「人際關係」、「工作繁重」、「開會」、「工作性質與制度」、「生涯發展」五個變項及「整體壓力來源」構面與「整體工作壓力反應」中之憂鬱有正向的關聯;「工作壓力來源」之「經濟因素」、「工作繁重」、「開會」、「工作性質與制度」四個變項及「整體壓力來源」構面與「整體工作壓力反應」中之焦慮有正向的關聯;「工作壓力來源」之「人際關係」、「工作繁重」、「開會」、「工作性質與制度」、「經濟因素」、「工作變化性」六個變項及「整體壓力來源」構面與「整體工作壓力反應」中之疲勞有正向的關聯;「工作壓力來源」之「人際關係」、「工作性質與制度」、「生涯發展」三個變項及「整體壓力來源」構面與「整體工作壓力反應」中之低自尊有正向的關聯;「工作壓力來源」之「人際關係」、「工作繁重」、「開會」、「工作性質與制度」、「工作變化性」、「生涯發展」六個變項及「整體壓力來源」構面與「整體工作壓力反應」構面有正向的關聯。
    基於以上之研究發現,本研究做成以下之建議:
    (1) 當一個人認為壓力源對他造成威脅時,才會產生壓力,並出現較多負面的壓力結果。所以,組織可透過一些方法及管理策略的改進,例如增加員工間互動溝通之管道、教導員工學習個人的時間管理、提升員工對工作的認同感、提供員工托嬰與顧老等福利措施、增加對員工之心理輔導等等,以改善員工的壓力感受與反應,以降低人員的工作壓力對其工作上的負面衝擊,並提升其工作滿意程度。其次,個人背景因素對於工作壓力來源的知覺與工作壓力反應表現程度亦有顯著之影響,所以可以透過相關的教育訓練與福利政策的推動,修正因不同個人背景因素而造成的壓力感受與表現程度,例如提供調適壓力的課程、提升員工的休閒生活品質、貫徹實行彈性上班時間以及加強新進員工之教育訓練等方式,藉此改善員工績效、提升員工工作生活品質以及研發團隊績效及整體組織專案品質和工作效率。
    (2) 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乃是希望後續研究者能擴大研究樣本範圍,亦或考慮比較本國公司研發中心工作人員與外商在台研發中心工作人員在各構面上是否有差異,甚或是對不同國籍外商在台研發中心工作人員進行個別的比較,讓更多相關的研究結果能夠相互印證;影響工作壓力來源知覺與工作壓力反應的因素有許多的類別因素,未來可搭配其他的因數對工作壓力來源知覺與工作壓力反應作更深入且充分之分析,讓研究的結果能夠更完備與更有意義。而且,為求對外商研發中心工作人員之壓力來源知覺及壓力反應程度之探討有更深入的瞭解,甚或可以在後續的研究上採用質化的研究方法,或是質化與量化並用的方式來進行,以對研究對象進行深入的訪談及觀察,藉此互為驗證,而使研究結果更加見樹又見林。


    Among all kinds of stress, Solomon believes what influences human most deeply is the work pressure. The stress could be an individual adaptation issue to the work environment, and there is a high possibility that the issue may have negative impact to the firm and employees may become the victims of the impact. If we can identify the root cause and find out correspond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help the employees to properly deal with the work pressure, we may avoid the negative impact and turn it into a positive energy to the firm.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find out the sources of work pressure of employees in a R&D Center, and their response to the sources of the work pressure. This study will als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rces of work pressure and the stress responses.from the employees. We use quantitative questionnaire targeted on the employees who work at the R&D Center of an international high tech company “M” in Taiwan. A total of 286 employeed 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 and 272 questionnaires are collected after deducting the numbers of incomplete questionnaire, which include 261 valid and 11 invalid questionnaires, accounting for a valid return rate of 91.26%.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dimension, the perception of the source of work pressure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factors of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nd marital status. A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gree of stress respons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actors of gender,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nd job positions. In aspect of the relationship,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five variabl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heavy workload", "meeting", "job category and system", and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e dimension of source of work pressure and "the overall sources of work pressure" dimension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 with "depression" in the dimension of work pressure responses. Four variables, "economic factors", "heavy workload", "meeting", and "job category and system", in the dimension of work pressure source and "the overall sources of work pressure" dimension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 with "anxiety" in the dimension of work pressure responses. Six variabl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heavy workload", "meeting", "job category and system", "economic factors", "work variability", in the dimension of source of work pressure and "the overall sources of work pressure" dimension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 with "fatigue" in the dimension of work pressure responses. Three variables ,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job category and system", and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e dimension of source of work pressure and "the overall sources of work pressure" dimension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 with "low self esteem" in the dimension of work pressure responses. Six variabl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heavy workload", "meeting", "job category and system", "work variability", and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e dimension of source of work pressure and "the overall sources of work pressure" dimension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 with "the overall responses of work pressure" dimension.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e research result leads to some constructive recommendations that can be referred to the employees who work in a R&D organization by the company management for policy making and by the potential researcher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誌謝辭 V 目錄 VI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對象、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說明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M公司在台分公司與其研發中心簡介 10 第二節 壓力與工作壓力 15 第三節 工作壓力來源與反應 22 第四節 相關研究文獻探討 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假說 36 第三節 變數之操作性定義 40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方法 43 第五節 問卷建構與測試分析 47 第四章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62 第一節 問卷受測者基本資料分析 62 第二節 研究變項描述性統計分析 65 第三節 個人背景變項對工作壓力來源之差異性分析 66 第四節 個人背景變項對工作壓力反應之差異性分析 87 第五節 外商研發中心工作人員工作壓力來源與工作壓力反應之相關分析 104 第五章 結論 108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8 第二節 建議 116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者建議 123 參考文獻 125 一、中文部分 125 二、英文部分 127 附錄一--「M公司在台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前測調查問卷 129 附錄二--「M公司在台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實測調查問卷 133

    一、中文部分
    方榮森,2005,《臺北市立中等學校採購人員業務認知與工作壓力感受之相關研究》,臺北: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永大,1996,《公部門工作生活品質之研究-以我國稅務人員為對象》,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朱美湓,2008,《國防科技研發人員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係之探討》,新竹: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吳萬益、林清河,2001,《企業研究方法》,臺北:華泰書局。
    呂戰,2007,《高科技產業研發人員工作壓力、薪酬制度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探討》,臺南:南台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李晉男,2001,《台南科學工業園區高科技研發人員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李素琴,2005,《臺灣地區農漁會信用部主任工作壓力之探討》,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皖菁,2001,《高科技研發人員兼負業務推廣之工作壓力探討-以工業技術研究院》,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李嘉聖、陳益世,1999,《高科技產業特性、工作壓力、工作滿意暨離職傾向之相關性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廠商研發技術人員為例》,人力資源學報,11,93-115。
    沈銘仁,2004,《政府部門會計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國軍主財單位為例》,臺北: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財務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生傳,2006,《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立曼,2000,《戶政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林宜婷,2007,《研發人員之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對離職意願之影響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柯芝僑,2006,《某高科技公司研發人員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探討》,臺中:亞洲大學健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合譯,2006,《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凌祥發,2000,《高科技產業研發人員工作負荷與工作壓力之關聯性研究:以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新竹: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高純如,2000,《壓力管理訓練在工廠管理階層者心理反應與自陳工作壓力的立即效應》,高雄: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琰譯,1999,《Barbara J. Brahan著,Managing stress:Keeping calm under fire,正面管理壓力》,臺北:中國生產力。
    莊靜宜,2000,《高科技產業與傳統產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之比較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益世,1997,《高科技產業特性與工作壓力、工作滿意、離職傾向之相關性研究-以新竹地區高科技廠商研發與工程技術人員為例》,臺中:靜宜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聖芳,1999,《臺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福銘,2005,《政府採購人員工作壓力來源之探討──以嘉義縣鄉鎮市公所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文慧,2007,《機電業研發人員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中部某公司為例》,臺中:嶺東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春燕,2007,《企業研發人員工作壓力比較研究》,中國上海:交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進益,2002,《基層採購發包事務及工程專業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賴美娟,1997,《基層警察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現況及期望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仁,2006,《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繆敏志,1993,〈工作壓力理論基礎與模式及其管理方法〉,《中國行政》,第53期,頁21-46。
    藍采風,1982,《生活壓力與適應》,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鐘永昌,2002,《臺東縣學校採購人員業務認知與工作壓力之研究》,臺東: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灣IBM網站http://www.ibm.com/tw/zh/,上網檢視日期:2009年9月23日
    二、英文部分
    Beehr, T.A. & Newman, J.E. (1978). Job Stress, 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 Effectiveness:A Fac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 Personnel Psychology, pp.665-699.
    Beehr, T.A. & Newman, J.E. (1998).Research on Occupational Stress:An Unfinished Enterprise. Personnel Psychology, Vol.51,No4,pp.835-844.
    Cannon, W.B. (1935). Stresses and strains of homeostasis.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189(1), 1-25.
    Cooper, C.L. (1998).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Stress.New York:Oxford Universiyt Press.
    Cooper, C.L., Sloan, S.J. & Williams, S. (1988). Occuptional Stress Indicator Management Guide. Windser:NFER-Nelson.
    Cox, T. (1978).Stress. Baltimore:University Part Press.
    Fischer,H.J.(1983). Apsychoanalytic View of Burnout. In B.A.Farber (Ed.), 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s. New York:Pergaman.
    Greenberg, L.S. (1995). Emotion, Psychotherapy, Change. New York:Guildford Publication.
    Hans Selye, (1956). The Stress Concept: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 Stress Research, Ed. C. L.Cooper, NY: John Wiley & Sons,pp1-20.
    Matterson, M. T. & Ivancevich, J. M. (1988). Controlling Work Stress(2nd ed.).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Nieman, C.D. (1993). Fitness and Your Health. Bull Publishing Co.
    Randall, S.S. (1985). Defini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stress in organization, In henry L.Tosi & W.Clay Hamner (Ed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management (4th ed). Columbus, Ohio: Grid Publishing, Inc.,pp.104-105.
    Robbins, S.P. (199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Solomon, C.M. (1999). Stress to the limit. Workforce, Vol.78, Issue 9,pp.48-54.
    Zaltman, G. & Burgur, P. C. (1985). Marketing Research: Fundamentals and Dynamics. Taipei: Haw-Tai.

    無法下載圖示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校外網路)
    全文公開日期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