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子嫻
Tzu-Hsien Yang
論文名稱: 線上音樂服務平台使用者經驗及頁面導覽模式之設計研究
A Study on the User Experience and Page Navigation Modes of Online Music Service Platforms
指導教授: 陳建雄
Chien-Hsiung Chen
口試委員: 吳志富
none
柯志祥
Chih-Hsiang K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院 - 設計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3
中文關鍵詞: 線上音樂使用者介面互動介面設計使用者經驗
外文關鍵詞: Online music, User interface, Interactive interface design, User experience
相關次數: 點閱:397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智慧型手機與行動網路的普及,使得智慧型手機順勢成為最熱門的“音樂儲存媒體”與“音樂播放設備”,然而智慧型手機有著單螢幕顯示多頁面的特性,需要運用換頁才能完成功能頁面的切換,因此在空間有限的手機螢幕上,可能間接衍生出不少使用性上的問題。

    本研究主要研究線上音樂平台於智慧型手機APP之使用性,透過問卷調查法與實驗法進行,本研究包含兩個部分:(1)第一階段,先探討現有的線上音樂服務平台的使用現況:包含使用者的操作滿意度與使用性之績效調查,並透過觀察,了解使用者在操作上的問題,進而找出影響使用性的因素;(2)第二階段實驗乃是依據前導性實驗的結果,採用2(使用者經驗高低)x 3(頁面導覽模式)雙因子組間實驗設計,進行介面模擬實驗與驗證,包含操作時間績效、主觀感受評量(USE)以及系統使用性評量(SUS),將實驗結果做個別與整體分析探討,並提出結論與建議。

    從研究成果可以歸納出下列成果:(1)無論使用者經驗高低,給予「頁籤式導覽模式」之操作滿意度皆最佳,且與其他頁面導覽模式間有顯著差異,表示「頁面導覽模式」對使用者滿意度有所影響。;(2)「頁籤式導覽模式」適合被設計於功能較多且功能與功能之間需要頻繁切換的應用,介面上具有良好的空間導覽,對使用者而言,只需透過感官記憶便能直覺性地操作,使用者的記憶負擔最低;(3)無論使用者經驗高低,對於與主觀感受介面的 “彈性與效率” 面向的評價,有相同的趨勢,以「頁籤式導覽模式」得到的評價最高,其次是「條列式導覽模式」,而以「大圖示導覽模式」所得到的評價最低。


    With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networks, smart phon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usic storage media” and “music devices” among many personal devices. Nonetheless, smart phone has a single screen multi-page feature, users need to slide pages to complete the function switching, so the limited space of the smart phone screen might indirectly derive on some usability issu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about the online music platform in the smart phone applications (APPs)pertinent to interface usability.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this study consists of two phases: (1) The first phase of the experiment is to investigate the use status of existing online music service platforms including the user's task performance and usability satisfaction surveys. In addition, the observation technique is used to understand the user's problem in the operation, and then identify the impact of use factors; (2)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experiment is to conduct a 2 (higher or lower user experience) x 3 (page navigation mode) between-subjects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e pretest.

    The generated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page navigation mode" have an impact on user satisfaction ; (2) The "tab menu navigation mode"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application functionality, support frequent switch between functions, have a good spatial navigation interface for users, operate through the senses and memory intuitively, and minimize the user's memory burden; (3) No matter the level of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evaluation of use satisfaction , the "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has the same trend. The highest rating is "tab menu navigation mode" followed by "list menu navigation mode", and the "springboard navigation mode" is the lowest.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2 研究目的 1.3研究架構與流程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線上音樂的定義 2.1.1 線上音樂串流使用DRM加密的營利模式 2.2線上音樂的發展歷程 2.2.1 國外的線上音樂歷程 2.2.2 台灣的線上音樂歷程 2.2.3國內外知名線上音樂平台業者產品內容比較 2.3 使用者經驗 2.3.1 認知心理學 2.4 人機介面 2.4.1 使用者介面 2.5互動介面設計 2.5.1介面設計原則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驗流程 3.1研究方法 3.2研究架構與流程 第四章 前導性實驗 4.1受測樣本 4.2實驗對象 4.3前導性實驗操作任務 4.4 前導性實驗之任務操作績效結果與分析 4.5 前導性實驗之系統使用性尺度量表(SUS)問卷調查與分析 4.6 前導性實驗研究結論 第五章 第二階段-模擬介面之實驗分析與評估 5.1 實驗方法 5.2 實驗研究變項 5.3 線上音樂平台模擬樣本設計與說明 5.3.1 線上音樂平台使用性之實驗問卷設計 5.3.3 受試者分析 5.4 線上音樂平台實驗結果分析 5.4.1操作任務時間績效分析 5.4.2系統使用性尺度量表(SUS)分析 5.4.3使用者主觀感受量表(USE) 分析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6.1 研究成果 6.1.1 現有線上音樂平台之前導性實驗結果 6.1.2 實驗設計與驗證結果 6.2 結論建議與後續研究發展 6.2.1 結論與設計建議 6.2.2 後續研究發展建議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方裕民 (2003)。人與物的對話。台北:田園。
    2.洪元元 (2009)。從使用者音樂聆賞歷程探討線上音樂分類架構。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3.李忠諭 (2009)。台灣線上音樂服務提供者之優勢資源與策略聯盟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4.李怡穎、許順發、王正熙、陳品葵、曾美瑄、朱勝鴻 (2009)。創新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線上音樂服務產業實證。海峽兩岸創新與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
    5.宋同正(譯),(原作者:Cushman, W. H. & Rosenberg, D. J.)著 (1996)。 產品設計的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In Product Design) (蔡登傳、宋同正譯),台北:六合。
    6.吳瑄芮 (2013)。2013年台灣民眾行動與無線上網現況。http://www.teema.org.tw/upload/ciaupload/02_54613.pdf
    7.卓耀宗(譯),(原作者:Norman, D. A.)著 (2007)。設計&日常生活。台北:遠流出版。
    8.卓耀宗(譯),(原作者:Norman, D. A.)著 (2011)。好設計不簡單。台北市:遠流出版。
    9.翁郁雯 (2006)。線上音樂使用者之需求與行為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10.許有真 (2001)。人機介面隱喻之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58,26-33。

    11.資策會MIC (2008, August)。台灣網友最常進行的網路娛樂活動。上網日期::2012年5月17日。網址:http://mic.iii.org.tw/pop/micnews4_op_new.asp?sno=459&cred=2008/8/21
    12.資策會MIC(2006)。2006年台灣網路娛樂行為分析。台北:經濟部技術處。
    13.資策會MIC(2009)。2009年資訊服務產業年鑑。台北:經濟部技術處。
    14.曾雅彩 (2011)。台灣線上音樂市場發展動態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19 (4),939-969。
    15.黃鈱偉(譯),(原作者:Maximiliano, F.) 著 (2012)。jQuery Mobile 建置與執行,台北:O.REILLY。
    16.黃怡音、周樹林 (2005)。剖析行動音樂興起之意涵。資策會產業焦點評論。
    17.維基百科關於使用者經驗。上網日期:2012年7月14日。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BF%E7%94%A8%E8%80%85%E7%B6%93%E9%A9%97
    18.葉謹睿 (2010)。互動設計概論 (後數位時代的網站;介面;產品及軟體設計的原則)。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19.陳建雄(譯),(原作者:Preece, J., Rogers Y. & Sharp, H.)著(2009)。互動設計跨越人-電腦互動。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20.陳會安(2012)。跨平台 Android iphone 程式開發使用 Phonegap˙jQuery Mobile。台北市:旗標。
    21.蔡學鏞(譯),(原作者:Tidwell, J) 著 (2006)。操作介面設計模式,台北:O.REILLY。
    22.賴錦慧(譯),(原作者:Shneiderman, B. & Plaisant, C.) 著 (2010)。人機介面設計 5/e,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公司
    23.魏澤群(2007)。Usability 2.0優使性2.0-網站經驗設計與使用者研究。台北:網奕資訊科技。
    24.鄭麗玉 (1993)。認知心理學。五南。
    25.鄭巧玉(譯),(原作者:Theresa, N) 著 (2012)。行動介面設計模式圖鑑,台北:O.REILLY。

    英文文獻
    1.Cushman, W. H. & Rosenberg, D. J. (1991). Human factors in producat design, ELSEVIER.
    2.Garrett, J. J. (2004). 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User-centered design for the Web. Retrieved May 15, 2012, from http://www.jjg.net/elements
    3.Gartner, Inc. (2011, November). Gartner Says Worldwide Online Music Revenue from End-User Spending Is on Pace to Total $6.3 Billion in 2011. Retrieved June 05, 2012, from http://www.gartner.com/newsroom/id/1842614
    4.Glass, A. L., & Holyoak, K. J. (1986). Cognition (2nd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5.Kristof, R., & Satran, A. (1995). Interativity by Design Mountain View, CA:Adobe Press.
    6.Maassen, H. (2008). UX Design-Planning Not One-man Show. Retrived October 8, 2012, from http://boxesandarrows.com/ux-design-planning-not-one-man-show/

    7.Mayer, R.E., (1981). The promis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W. H. Freeman and Company.
    8.Nielsen, J. (1995, January 1). 10 Usability Heuristics for User Interface, Retrieved December 22, 2013, from http://www.nngroup.com/articles/ten-usability-heuristics/
    9.Norman, D. A. (1983). Some observation on mental models, In A. L. Stevens & D.
    10.Norman, D. A. (2002). Emotion & design: attractive things work better. Interactions, (4) 36-42.

    11.Preece, J., Rogers, Y. & Sharp, H. (2002). Interaction design: Beyo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12.Shneiderman B. (1983). Direct Manipulation. A Step Beyond Programming Language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16(8), 57–69.
    13.Vincent, S., & Vickery, G. (2004/December/13). Digital Broadband Content: Music.OECD’s Working Party on the Information Economy(WPIE), Retrieved December 23, 2007,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13/2/34995041.pdf
    14.Wozny, L. A. (1989) The application of metaphor, analogy and conceptual models in computer systems.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 1(3), 273-283.

    QR CODE